财经纵横

银行坏账三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6:01 《新青年·权衡》杂志

  银行坏账三万亿

  Non-Performing Loan of Chinese Banks up to 3 Trillion

  导读:储蓄的“水”落下去,不良贷款这块“石头”就将显露出来

  □ 李志艳 本刊编辑

  中国如果爆发金融危机,其致命处一定在银行。因为银行规模远比保险和证券市场庞大。根据金融监管机构的数据,2006年第一季度银行资产总额391927亿元,保险业的资产总额截至2006年5月是16822亿元,证券市场2006年5月的成交量为10727亿元。保险业和证券市场的规模加总只相当于银行的1/15左右,甚至不敌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数量。

  不良贷款知多少?

  我国银行业累计产生的不良贷款到底是多少,官方一直没有规范的信息披露。经过政府三番两次的“冲销”、“剥离”、“注资”,不良贷款反而被弄得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根据

银监会2006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全国银行不良贷款的余额是13124.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8.0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10588亿元,比例为9.78%。但这是己经剥离之后经过包装的数据。我们要知道不良贷款的真实数目,必须将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也计算在内,它们虽然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但银行对储户的负债关系依然存在,因此仍然属于银行的坏账。这些年来银行陆续剥离坏账的总额,官方没有可信的数据。笔者对1999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剥离数据进行了如下不完全统计:

  1999年,剥离不良资产13939亿元,其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约为10000亿元;

  2004年5月,建行第二次剥离不良贷款569亿元;

  2004年6月,建行再次剥离1289亿元可疑类贷款;

  2004年6月,中行上市前夕,剥离了1498亿元坏账;

  2005年5月,工行处理不良贷款7050亿元。其中4590亿元直接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2470亿元划归财政部和工行共管基金账户,并委托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

  根据以上统计加总,累计剥离不良贷款24375亿元,这还不包括没有搜集到的剥离信息以及政策性银行其它不良贷款数额。扣除截至第一季度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回收资产2096.5亿元,由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实际应由银行承担的坏账共计22778.5亿元。

  这一不完全数字和银行系统内的不良贷款相加,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额不低于35903.2亿元。有人估计,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高达50000亿美元。这约是中国保险和证券市场规模总和的两倍。

  处置不良贷款暗藏危机

  巨额的不良贷款就犹如埋藏在银行体系中的不定时炸弹,如果不妥善处理,它随时可能引爆。

  一般处理不良贷款有冲销、剥离和注资三种方式。冲销是银行用自己的利润冲销坏账,如果利润不够,则需要动用资本金进行冲抵。我国的国有银行虽然是庞然大物,但利润率着实低得可怜。指望利润和自有资本金冲销的方式解决不良贷款不太可能,更毋论国有银行不是企业,根本没想用利润冲销不良贷款。

  由国家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几乎成了现有条件下的唯一选择。然而正是由于银行的国有产权,不良贷款才会层出不穷。现在由政府出面,处理不良贷款,一方面无法切断坏账根源,注定将失败,另一方面有些操作手法违背市场规律,本身就暗藏危机。

  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剥离,是中国的发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用来转移银行的坏账。但这只使得银行“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外强中干。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家的“儿子”,不良贷款从一处挪到另一处,接受方并不需要支付代价。银行实质上并未从“剥离”中获得任何实质价值。

  国有银行是国有企业,理论上国家作为股东,应该为企业的亏损或坏账买单。国家可以合法使用的资金是财政收入。我国1998年就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充实国有银行资本。但这种方法不可持续,银行的坏账数额太大,政府买不起单。另外在我国需要国家财政伸出援手予以解决的“漏洞”实在太多,如地方政府有近万亿的赤字、养老保险的缺口达数万亿。国家财政出面只能是左支右绌、无从应对。

  政府于是只能打外汇的主意。2005年,国家成立了“汇金”公司,并于2004年6月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这也是国有银行“美容工程”的一部分。外汇注资成为在银行不良贷款之外埋下的另一颗炸弹。如果银行最终使用外汇冲销坏账,无异于增发货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另外这也将大大打击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诱发银行挤兑。

  为了解决坏账危机,政府可谓使尽招数。坏账剥离、财政注资、外汇注资,这些措施没有根除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工程的血缘关系。只要银行还必须按照政府的指令为国有企业贷款,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贷款,不良贷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是痴人说梦。不从根上入手,反而给银行以源源不断的“注资”,只会让银行产生对政府注资的依赖,从而更加缺乏规范和自我约束。

  自己不忍心管?那就花钱顾个监工吧。国有银行海外上市,大抵就是出于这样的逻辑。2005年10月,建行上市,美国银行和淡马锡旗下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建设银行9.0%和5.1%的股份。2006年6月中行上市,外资股权占15.46%,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持有9.18%;淡马锡持有4.59%;瑞银集团持有1.47%;亚洲开发银行占0.22%。工商银行即将完成上市,境外投资者所占股权亦在20%以下。

  经过精心包装之后,出售国有银行股权,遭受到多方的质疑。姑且不论所谓战略投资者关不关心银行的治理改善,就是国有股仍占85%以上的绝对控股权,也为国家恣意使用银行资金留下了空间。银行上市后,党委与董事会并存,比如郭树清同时是建行的董事长,也是建行的党委书记。这样的治理结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上市之后的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仍由国家任命,改善不良贷款的境况,希望渺茫。

  不良贷款“水落石出”

  不能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根除不良贷款的根源,并逐渐消化现有的不良贷款存量,由国有银行引发而后蔓延的金融危机就必然发生。目前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约为20%左右(包括已经剥离的部分),之所以还没有爆发危机,原因在于老百姓别无选择只能把钱存到国有银行,中国的老百姓还特喜欢存钱。一旦这些条件改变,不良贷款没有高额的存差做掩护,银行离危机就不远了。这可能也是中国迟迟不给民营银行开闸的原因。

  2006年11月,我国金融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先于中国自身的民营银行,获得在中国境内全面开展金融业务的资格。老百姓存钱,从此有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我国储蓄是严重不均衡的“八八率”分布,即8%的人拥有80%的银行存款。这8%的储户居住在国内经济领先城市,有能力和知识判断银行的业绩,并且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在存款上较少有“爱国主义”的情怀。他们正好是外资企业瞄准的对象,并很有可能成为第一批倒戈者。占据银行存款比例较高的企业存款市场,国有银行也恐难保全,其中外资企业极有可能率先选择外资银行。中国国有银行服务差、手续繁琐、增值能力弱,不少老百姓也将因此转向外资银行。本刊编委、金融学家徐滇庆教授预估,如果有10%的资金转投外资银行,中国银行的危机就将显露出来。

  中国目前的储蓄率也将降低。徐滇庆在《中国的高储蓄率还能维持多久》一文写道,我国现在的储蓄率在40%左右徘徊,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形成,中国的高储蓄率将在2012至2015年间消失。

  一方面储蓄率下降,老百姓不那么爱存钱了;另一方面有了更多的存款去处选择。储蓄的“水”落了下来,不良贷款这块“石头”就将显露出来。这个水落石出的过程,将于今年11月启动。一旦存款下降,水落到一定程度,国有银行的巨额存差不复存在,国有银行的经营将面临破产危机。

  那么我们能不能因为开放蕴藏着危机,就将国有银行保护在封闭的襁褓里呢?事实证明,封闭的金融体系不能保障银行的安全。虽然有国家信用作保证,但坏账不断滚积,有朝一日发生雪崩,国家也只能通过恶性通货膨胀来承兑储户取款,那时要维持国家信誉也难。亚洲金融危机时,周边国家的情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合理的商业规则,并要求银行业“政企分开”,按照市场的逻辑行事。我们不但欢迎外资银行,我们也呼吁建立民营银行,希望多一股力量来改善中国的银行体系,建立充分健全的金融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