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高一波:2006年上半年金融市场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5:14 《中国金融》

  - 高一波

  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指数明显回升

  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受国民经济增长较快、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券商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和市场融资功能恢复等因素影响,2006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沪、深股市累计成交3.81万亿元,同比增加2.38万亿元;日均成交32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7倍。其中A股累计成交3.75万亿元,同比增加2.36万亿元,日均成交32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7倍(见表1)。这主要是由于第二季度交易量明显增加所致。第二季度日均成交478亿元,比第一季度日均成交增加278亿元。

  股指创2004年5月份以来新高。6月末,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收盘于1672点和 433点,比上年末分别上升511点和154点,涨幅分别为44%和55.2%。上半年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最高升至6月份的1696点和438点,是2004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见图1)。6月末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为3769亿元,同比增长107.3%。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为股票市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股票融资同比多增。上半年,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1441.7亿元,同比增加533.7亿元,增长58.8%(见表2)。上半年股票融资增加较多主要是由于H股筹资多增。6月份,中国银行相继在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发行上市,A股筹资200亿元,H股筹资867亿港元(折合111亿美元)。

  流通市值创2001年7月份以来新高,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6月末,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375家,比上年末减少6家,下降0 .4%;上市总股本7367亿股,其中流通股本2892亿股,流通股本占全部股本的比重为39.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6月末沪、深两市总值达 44201亿元,流通市值16749亿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6.3%和57.6% 。由于股票市场行情上涨,流通市值创2001年7月份以来新高。

  债券市场规模明显扩大,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债券发行增加。上半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央行票据)9959亿元,同比增加3246亿元,增长48.4%(见表3),主要是国债、企业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较多。其中国债发行4260亿元,同比增长34.6%;企业债(一年期以上)发行50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9倍;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1447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发行3462亿元,同比增长82.2%;发行银行普通债150亿元;证券公司长期债1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资产支持证券57亿元,市场建设进一步增强。

  债券发行利率走高。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市场利率预期上升等因素影响,第二季度债券发行利率逐渐上升,但仍低于2005年水平。5月份发行的七年期记账式国债第6期利率为2.62%,比2月份发行的七年期记账式国债第1期利率高0.11个百分点,比 2005年11月份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第13期利率低0.39个百分点;6月份发行的三年期农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第7期利率3.05%,比4月份发行的三年期农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第3期利率高0.45个百分点。

  国内非金融部门企业债和股票融资比重上升

  上半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以贷款(本外币合计)、股票(境内外市场可流通上市股票的筹资部分)、国债和企业债这四种方式新增融入的资金总计为25683亿元,同比多融资7594亿元,增长42% (见表4)。受企业债券特别是短期融资券继续快速发展影响,上半年企业债券融资明显增加较多,融资额同比多增加1272亿元。2006年国内股票市场恢复新股发行以来,股票融资步伐加快,6月份A股融资348亿元,超过2005年全年A股融资额,股票融资比重上升。

  6月末,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股票、国债和企业债融资的比重为86.8∶5.6∶ 1.4∶6.1,企业债券融资比重上升明显。

  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逐渐回升

  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上半年累计成交16.45万亿元,同比多成交6.55万亿元;日均成交1348亿元,同比增长66.1%,增加较多(见表5)。其中主要是受市场利率水平较低,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等因素影响,现券和回购交易十分活跃,同比分别增长1.1 倍和57%,其中现券6月份成交1.09万亿元,3月份质押式回购成交2.38万亿元,分别创历史新高。从期限看,由于预期市场利率上升,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短期化趋势较明显,上半年质押式回购交易中隔夜品种占比比七天品种高6.6个百分点。

  上半年,交易所国债累计成交6715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减少56.2%。其中,现券累计成交984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减少28.6%;回购累计成交5731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减少58.9%。

  市场利率逐渐回升。2月份以来,市场利率呈现逐渐回升的走势(见图2)。6月份质押式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87%和2.08%,是2005年3月份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以来的最高水平,比2006年较低点的2月份分别上升0.52个和 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0.77个和0.62个百分点。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金融机构贷款发放较多、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是造成6 月份市场利率走高的主要因素。

  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最主要的资金净融出部门,证券及基金公司净融入资金大幅增加。从资金融出、融入情况看(见表6), 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资金净融出部门,净融出资金明显增加较多,同比增长39.1%;资金需求方(即净融入资金部门)按从多到少依次为其他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及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净融入资金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8%、24.6%、23.6%、13.7%和10.1%。其中其他商业银行净融入资金所占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证券及基金公司净融入资金所占市场份额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保险公司净融入资金所占市场份额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资金需求较大。

  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对”交易较为活跃,

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加

  上半年银行间市场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373亿美元,成交品种主要为美元/港币、美元/日元和欧元/美元,以上三对成交量占全部成交量的比重为83.6%,交易较为活跃。

  2006年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价出现小幅升值的趋势。2006年5月一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日最大波幅为168个基本点,是汇改以来日波幅最大的,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增强。6月末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9956,比汇改第一天升值1.41%,比2006 年年初升值0.92%,比5月末升值0.29%。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幅度占汇改第一天以来升值幅度的20.3%,占2006年年初以来升值幅度的31%。另外,香港一年期 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贴水的点数由年初的3500点左右缩小到3000点以内,对人民币未来汇率预期的平稳性持续增加。

  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资金运用进一步多元化

  2006年上半年,保险业保费收入3080亿元,同比增长13.7%,继续稳步增长。上半年保险业累计赔款、给付642亿元,同比增长19.2%。6月末,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7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同比增长27.2%,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保险业投资渠道逐步扩大、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明显多元化,除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外的其他投资,主要包括金融债券、企业债和股票投资等增加较多,占比明显上升,银行存款占比逐步下降(见表7)。6月末保险公司其他投资占总资产比重为32.7%,占比同比上升9%。-

  作者单位:中国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