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叶檀:经济精英不要再以板砖式文章加入裸奔行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7:59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房产新政并没有让围绕房地产的理念之见告一段落,相反,日见激烈。霸权逻辑惊人地相似,即认为对方见解可笑,需要自己来进行经济学或者伦理学的入门教育。

  市场派应该受到挞伐,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学常识,而是因为,作为接受过系统经济学理论培训的社会精英,他们本应更理性、全面,而现在,他们却以板砖式的文章加入“裸奔”行列。

  这些人显然应该重温古训,任何事物,“扣其两端执其中”才能平衡,平衡才有可能成功。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不应该是空中楼阁式的玄虚之学,充分肯定约束条件是探讨问题的基础。市场在怎样的现实中展开,此类议题有必要常列案头。以供求理论解决一切市场问题,既失之于粗疏,也失之于天真。

  即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离不开政府的规制,反观那些转轨途中的国家,政府之手更是无处不在。一味在书斋中臆造一个不存在政府规制或者规制极尽完美的乌托邦,这样的思考对于改变现实毫无裨益。

  有关

房地产的辩论起起落落,围绕
房价
、土地政策、融资渠道等各个向度展开,但在热心替政府或者市场出谋划策之前,得搞清楚几个基本的约束条件,即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暂时是无法变动的,中国的权力租金十分高昂,在现行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缺乏土地批租权将导致地方政府运转不畅,公共物品提供不足。

  这并不合理,却是尚未改变的现实。

  有人提出房价不是问题,房产流转不应该征税。如果房价高昂成为社会财富的倾斜性转移手段,成为一种掏空国库的寻租工具,成为社会不满的导火索,谁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房价不是问题!房屋过度流转,并未提供更多的房源,而是为抬高房价提供了更多的理据,造成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丧失保持最后一点尊严的居住权时,谁能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向世界投资者开放———除非他生活在月球上。

  辩论的大忌是把对手全当成傻瓜,最终自己也显得有些弱智。其实,对手不搬用这些常理和有滋有味的“朋友们的小故事”,乃是因为,有另外一些现实理由让他们无法套用这些理论。

  类似的辩论从楼市、教育到垄断国企,从未间断,而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惊人地相似。为理念所困,市场派重弹供求关系的老调,对

能源价格上涨等拍手叫好。到此为止,还只是停留于偏执,但一些走火入魔的市场派甚至明知在无法化解的寻租现实面前,有意用那些教条,压缩民众的生存空间,放大寻租权,以对强势阶层的绥靖成就自己的市场功德,就不是偏执二字可以概括的了。

  不提垄断之弊,只提能源价格上涨不到位将纵容垄断企业损害竞争的行为;不提地价寻租,而责怪市场设限则是为类似金融中介的房地产商的暴利辩护。不顾一切地照本宣科的结果,是失去对于现实的感受力,甚至无意中走到反面为披着市场化羊皮的反市场行为叫好。

  约束条件并不是不可改变,但约束条件的变更绝非一蹴而就,在涉及制度改革等深层次问题时,尤其艰难。一个各方利益相对平衡、民众满意度较高的社会,将为制度改革提供相对宽阔的空间与理性的思考余地,只有这样,市场化之路才不会半途夭折。

  清末康有为照本宣科式的西方宪政改革,换来的是改革的倒退与停滞,今天,当人们重温那段历史,有越来越多的人震惊于他们的轻率,与对体制内老成持重的改革同情者和民众智慧的不屑一顾。一旦掌权就急于求成,失败乃在情理之中。

  要为制度改革赢得时间与空间,经济学家不要再作弱智之辩了。平衡、平衡,除了平衡,还是平衡,失去了利益的平衡,就失去了改革的基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