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金融惰性危及金融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5:58 《管理学家》

  □ 李孟刚

  经济学博士、教授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全年新增2.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的总额度。然而,仅到第一季度末,贷款总额就已达到1.26万亿元,超过全年计划的50%。从中央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看,今年5月,本币贷款同比增加了16%,广义货币M2亦激增19%,增幅达到了两年来的最大值。诚然,诱发贷款激增的首要因素,是经济高增长下投资扩张引致的资金需求增长。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来自资金供给领域的重要因素—金融“惰性”—对金融安全逐渐显现的影响。

  所谓金融惰性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方式上过分依赖传统业务,而传统业务收入和利润又过分依赖存贷款息差的一种金融现象。目前,传统业务仍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导业务,而传统业务中95%以上的利润则来自存贷款息差。四大国有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外,另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均达到了总收入的90%以上,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这一比例大致也都在70%以上。

  长期以来,中国存贷息差一直维持在比较罕见的高度。国际上息差的平均水平是1.5~2个百分点,北美比较高,也不过2.5个百分点, 但中国的息差却异乎寻常地达到了5~6个百分点。中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25,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是5.58,仅法定利率差就有3.33个百分点,再加上存款利率上面封顶,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实际操作中的存贷款息差还要大得多。以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58%)为例,城乡信用社可以在5.02%~12.83%的范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其他金融机构的浮动区间则更大。为了将巨大的存贷款息差转化为实际利润,银行本能的反应就是主动扩大放贷。然而,这恰恰递延了中国国内银行运行的低效率,助长了依靠息差获利的金融惰性的升级,抑制了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力,减弱了收紧银根的政策效应,加剧了中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则会直接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放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虽可以打破金融垄断,提高金融效率,惠及消费者,但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以为跨国银行会利用其先进生产力、技术、管理经验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方法,帮助中国金融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再与其争夺利润。事实上,外国银行到中国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不仅在国际范围内赚钱,还要占领中国市场,甚至把中国的本土银行挤垮,使中国市场变成世界跨国银行的天下。届时大量外资银行通过息差赚取的高额利润,将是以牺牲

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中长期利益为代价的。由于在银行存款的大多是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我们甚至可以说,外资银行的利润增长,也是以牺牲中国国民利益、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抑制内需增长、削弱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基础为代价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单方面提高存款利率,使中国存贷息差提高到或接近国际息差平均水平。从银行经营安全、抑制投机资本和消费角度分析来看,适度提高存款利率对于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安全,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首先,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维护银行经营安全。有些专家认为,单方面提高存款利率、缩小利差,会危及银行的经营安全。持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利差收入高达九成,中间业务收入仅为6%,单方面提高存款利率,将大幅降低银行的营业收入。然而笔者认为,利差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实际是一种非常尴尬的经营局面,也是金融惰性的集中体现。为保证四大银行稳定上市,中国政府制定和执行的现行存贷款利率政策,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垄断性质的保护政策,而这恰恰是银行经营的不安全因素之所在。缩小利差也正是为了消除经营中的这一不安全因素和改变利差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的不安全现状。四大国有银行作为中国金融的支柱和经济动脉,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和发展的技能,不仅要会游泳,更要“游”刃有余。

  其次,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抑制投机资本。中国的高存贷利差水平,大大提高了金融套利空间,因而必然刺激外资的大量流入,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这无疑会增加中国控制货币的难度,进而挑战中国的金融安全。80年代发生在泰国、韩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其导火索正是国内外利差的巨大差异招致的国际投机资金涌入。虽然我国目前实行外汇管制,但国外的投机资金却总会有办法、有渠道进入中国,这一点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所以,单方面提高存款利率,使中国存贷息差提高到或接近国际息差平均水平,大幅度降低套利空间,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际投机资本的进入,从而相对提高国家金融安全度。

  尽管提高存款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储蓄、抑制消费,但这一影响并不明显。在中国,消费对利息的敏感度是非常低的。正如多年来数次降息并没有达到刺激民众消费的预期,适度增加存款利率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现有的消费现状,更不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再者,提高存款利率还有利于增加储户的预期收益,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正负效应相抵,提高存款利率不会削弱市场的消费增长。

  考虑到我国利率传导机制还不甚通畅,目前应稳步、持续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重点应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保持宏观经济均衡,使市场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对于防范金融危机,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政府应审时度势,适时、适度地将存贷息差逐步缩小到国际水平或接近国际水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