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自来水涨价:垄断的又一后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1:25 证券导报

  ○特约撰稿 周士君(河南)

  ●只有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公用行业,才能真正彰显其公益本色,而不是把所有经营难题都推向消费者和“一涨了事”。

  经举行涨价听证会、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等程序运作之后,海口市物价局正式宣布,从8月1日起,海口市居民生活用水由原来的1.30元/吨提高到1.55元/吨。若再算上污水处理费标准上调因素,居民生活用水从原来的1.75元/吨提高至2.15元/吨。(7月26日《南国都市报》)

  而且海口自来水公司还出通知要求每户居民在7月27日至31日内,只能购买50吨自来水,这种做法引起市民的不满。(7月28日《海南特区报》)

  实际上,每次涉及居民生活消费涨价,都难免引来争议乃至不满,因为逢“听”必“涨”已成为一种惯例,以致“听证会”早已成了“涨价会”的代名词。

  舍下当下诸多听证猫腻暂且不谈,即便单纯从涨价的角度讲,除涨价用以弥补市场因素带来的成本升高(自来水属垄断经营,成本升高与否只能是一家之言)外,涨价同时还需提升商品质量或服务层次。可时下公用行业的商品涨价成风,其商品质量或服务层次真的提高了吗?对于海口市水价上涨的理由,当地物价部门负责人如是说,“为促进水价改革,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这等于是一堆“空对空”的涨价理由,若依此理由,不仅自来水可涨,电、煤等商品都可以涨价没商量,也根本无需听证。

  当然,出于自来水涨价对消费者增加负担的考虑,海口自来水调价方案也取消或减免了居民用户水表的保修费等项收费,但这笔账似乎应该这样算,即其减免的数额与增收的数额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故自来水公司最终依然是本涨价方案的最大赢家。面对公用行业此种只见“水涨”不见“船高”的现象,笔者觉得关键是该领域被垄断,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各地应该开放市政公用行业,打破其垄断格局,允许各种资金进入市政公用行业,即让包括自来水、暖气、

天然气、公交等在内的公用行业领域,成为私人资金与国有资金“较劲”的赛场。

  实际上,如今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在可行性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其一是各地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基础设施需求,将为私营力量乃至外资的参与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而时下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其参与公共事业投资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故而在保证公共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由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明确经营者在一定时限和范围内实施经营或提供服务,就是一种既积极又稳妥的明智选择和制度安排。尤其随着各种资金的加入,将很快改变国有垄断资金在公用行业领域“一统天下”和其运营管理“一潭死水”的沉闷局面,“与狼共舞”的竞争机制还可给公用行业的经营和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只有如此,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或服务。这样一来,只要相关部门及时加强监管,以确保经营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服务,公众利益就非但不会受到大的损害,而且还将能得到更为稳妥的保障。

  只有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公用行业,才能真正彰显其公益本色,而不是把所有经营难题都推向消费者和“一涨了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