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采取综合措施 解决内外需平衡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0:04 金时网·金融时报

  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评论之三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年,转型方向是国民经济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扩大型”,着力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然而,从上半年经济形势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外贸的快速增长令人欣喜,消费却令人担忧,外需与内需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内需与外需增长不平衡对我国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外需高增长并不是一种稳定不变的趋势,其中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则是建立在高出口增长的基础上,在出口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其次,外需高增长使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一些行业的产能或产出是建立在国际需求超常高增长的基础上的,出口如果出现大幅调整将导致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还会对有效需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外需高增长意味着高资源出口。出口高增长及出口产品价格的严重偏低,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这加剧了国内资源供给的压力,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第四,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将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出口拉动型”经济形态已开始左右我国的经济政策,并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贸易顺差的增长造成了银行结汇量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汇占款节节高升、银行流动性继续泛滥、金融机构贷款冲动再起、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反弹等问题。而且,在全球贸易保护日盛的格局下,巨额贸易顺差极易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

  我国是世界上GDP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比GDP增长率还要高得多,而同时最终消费率平均仅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且近5年来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内需拉动不足,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居民对未来发展预期的不确定心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还需要自我储蓄,这样就改变了居民的消费偏好,提高了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消费结构升级也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储蓄积累才能实现,这就限制了即期消费。

  扩大内需不能简单地锁定个人消费领域,还应该包括扩大国内企业需求。这就要求积极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开辟新热点,因为高技术产业一旦在技术或产品的研究上有突破性创新,就会不断地衍生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并使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刺激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研究与开发。当然,拉动企业内需,必须贯彻

科学发展观,防止一哄而上,再度出现投资过热。

  扩大内需是个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改革和转换,涉及国有企业改革、消除垄断,涉及分配制度的改革,涉及就业政策的调整,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以及提供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等。在公共投资方面,政府投资应加大对农村道路、通信、电网、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是财政政策最能产生效果的地方。

  扩大内需,还要充分发挥金融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扩大内需就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基建等中长期贷款,优化信贷结构,一方面适时增长消费领域的货款,减少生产领域的货款;另一方面,适时增长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贷款,减少传统产业的贷款。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近几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快,拉动内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加大推动消费信贷发展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要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的制度、法规和内容。

  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在这背景下,扩大内需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可以简单地通过市场自身解决的。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内需与外需不平衡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与外需不平衡问题,我国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