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能给消费者识别伪科学的慧眼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7:47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7月31日电 (记者 李忠将)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打着“高科技”招牌的广告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人们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受到伤害之后,人们在怒骂“伪科学”的同时,开始反思为什么总在众多消费者被欺骗之后,骗人的“高科技产品”才公之于众?为什么一些媒体屡屡为骗人广告大开绿灯?谁能给消费者一双识别伪科学的“慧眼”? 王力未满30岁,已经开始脱发,越来越秃的头顶使他非常着急。电视里宣传“生发液能让秃顶长出黑发”,并讲解了这种产品生发的“科学原理”,使王力深信自己能重新拥有满头黑发。但他使用生发液几个月以后,并没让他日渐稀少的头发重新浓密起来,他这才发现自己被广告涮了一把。 眼下,媒体上诸如减肥药、生发液之类的广告举不胜举。这类广告的共同特点是“摆出科学原理”,“演示科学实验”,还请出产品代言人——“专家”,将产品标榜成“现代高科技产品”。目的只有一个,夸大产品的功效,赢得消费者信任,扩大产品销量,赚取更多利润。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出,厂家标榜的“高科技产品”,一般消费者很难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这些产品是如何顺利登上媒体的广告,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产品从生产到上市的整个流程,国家有关审批、监管部门的职能到底发挥得怎样?坑蒙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和伤害,难道仅仅只是商家的责任吗? 消费者呼吁有关监管部门应该有所作为,真正发挥监管作用,为百姓把好关,让“伪科学”产品和伪劣产品没有进入市场的机会,斩断不法商家谋取不义之财的路子,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对那些吹嘘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产品,尤其要注意辨别其真伪。(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