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西方社会的荣与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4:51 《企业文明》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荣辱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西方的荣辱观教育可以说得上是“无名有实”。在西方,不像在我们中国,有一个统一的“荣辱观教育”名称,但是它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荣辱观教育工作。这些工作,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与我们的“荣辱观教育”的概念所指相对应。在学校里,有时就把这一块简称为“德育”。

  由于我们对西方荣辱观教育的情况了解得太少。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其实,西方不但有荣辱观教育,而且它的荣辱观教育搞得还很有成效,在维护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和资产阶级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荣辱观教育的阶级属性也不同。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去了解西方的荣辱观教育情况的理由。相反,通过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我们不但可以进一步探索到西方国家如美国之所以成为强国的奥秘,而且对改进我们自己的工作,提高我们的认识将大有裨益。限于篇幅,在此我们只能对西方荣辱观教育的总体特点、成效和经验等问题进行一次粗略的考察。

  爱国化作粘合剂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普遍的情感。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和我们一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最为深厚的感情。法国人直到现在还经常引用拿破仑的一些名言:“世上最高贵的头衔乃生为法国人。”“我只钟情一人,我只有一位情人,那就是法兰西”。在爱国问题上是人人平等的,人人都有权利、有义务爱自己的国家。爱国的行动也不与财富、能力成正比。无论是一小点,还是一大点,它都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这种行为都是同样的伟大,都是值得人们敬仰的。

  法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1984年起,法国政府把每年9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全国“文化历史遗产日”。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古建筑全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让后人接受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热爱祖国的思想。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众传媒渗透教育。在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的很多大片中,《泰坦尼克号》、《巴顿将军》、《拯救大兵瑞恩》、《爱国者》等等,其主题就是美国精神的体现。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麦克阿瑟等人的事迹家喻户晓。书籍也是重要的传媒,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学者罗伯特·唐斯博士曾列出“对形成美国文化与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25本书作为推荐给美国人的必读书目。一些经典作品,如《独立宣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感召力。

  利用各种节日庆典进行教育。美国主要的爱国节日有: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美国独立纪念日、国旗制定纪念日等。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美国的家家户户、四面八方,包括汽车上都要悬挂国旗。在国家庆典里,人人都背诵“我爱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的誓词;在国旗纪念日里,人人都背诵忠于国旗的誓言:“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和国旗所代表的共和国……”可见,美国的爱国节日庆典,甚至民间的感恩节、圣诞节,不仅是人们欢聚热闹的时刻,也是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好时机。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培养注重“国家、荣誉、责任”,简短6个字的校训,成为西点军人做人的准则,也成为世人所称道的西点精神的结晶。这种重责任、重荣誉、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独到教育方针,成为许多国家军校争相效仿的办校宗旨。

  世界杯抒发爱国热情 世界杯前,为振奋国人士气,德国20多家媒体联合推出题为“你是德国”的公益广告,30多位演艺及体育界名人在广告中“义演”,将德国人的爱国情绪推向了第一个高潮。世界杯期间,整个德国处在黑红黄三色之下,店铺门口挂着国旗、路灯上挂着国旗,就连汽车顶上也有国旗随风飘扬,行人在脸上、衣服上画上国旗图样,一些人连头发和胡子都染成了黑红黄三色。一名卖旗帜的零售商说:“以前大家只买俱乐部旗帜,德国国旗的销量还不如欧盟旗。可现在德国国旗的销量比上届世界杯时增加了10倍!”

  乐善好施守公德

  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关爱他人中,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看看美国人民是怎么做的。

  公众的公德心 在美国,强烈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在危机中凝聚起来,他们所持的是一种制度和一种与宗教信仰差不多的价值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这一点与个人自由相辅相成,形成了美国人特有的爱国精神和多元文化形态下的社会凝聚力。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一场人为的恐怖灾难,世贸中心顷刻毁于一旦,千万条生命顿时化为乌有,一些本可以逃生的身强体壮的人,因遵守这一基本的秩序而使自己死于灾难中。许多消防队员牺牲,市民纷纷排长队献血,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

  美国的捐款 在美国社会,几乎每天都可以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就是公众的公德心。捐款,就是它一个方面的体现。美国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 700多亿美元,占美国GDP的9%。美国的社会捐款既不是来自大富翁,也不是来自六合彩中奖者,而70%以上来自于成千上万普通公民每月几美元、几十美元或几百美元的小额捐款。正是普通民众的小额捐赠和志愿参与推动了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像特纳捐给联合国10亿美元一样,美国人并不是都把钱捐给自己国家,而是捐给了世界各地需要的人。海地的饥民、索马里的灾民、波士尼亚和科索沃的难民、还有台湾的地震、中国大陆的洪水……都是美国人捐赠的对象。以1996年为例,平均每户美国人捐出了1 017美元,等于平均每户把一年全部收入的2.1%捐了出来。遗产也不给子女,捐献给社会。

  科学技术助创新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近代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不仅倡导新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实验方法,而且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既不是政治和宗教力量,也不是思想的力量,而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为真理而献身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兴起时,从一开始就受到神学的反对和宗教法庭的迫害,许多科学家为了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坚持体液循环理论而被加尔文教活活烧死;意大利的伽利略因坚持日心说而被宗教法庭传讯和审判,宣判终生监禁;布鲁诺因坚信和宣传日心说而被监禁8年,最后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这些科学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辟了近代科学的独立之路。

  美国的科学精神 美国之所以取得诺贝尔奖优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科学家具有创新和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他们敢于、乐于向权威挑战,总是对旧观点提出质疑。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35位科学家获得了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占总数的61%。在世界公认的四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美国发表的论文数占到了总数的近40%。美国还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此外,美国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手段、科研水平与潜力、高科技产业发展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科技创新的缩影 硅谷成功地抓住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四次技术浪潮的机遇,稳居IT业潮头。

  美国自二战以来,科研创新能力一直雄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大大领先其他国家。美国在世界权威科学刊物上一年发表的论文数,曾占到全世界的40%以上,而欧盟诸国加起来不过20%左右,直至今日,美国仍领先欧盟各国10%以上。

  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依靠自主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早已成为日本全社会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每年新增专利近20万件,新增专利数连续10多年高居全球三甲,以政府为主导,学术机构和企业为主体的日本自主创新体系可谓硕果累累。

  日本是发明大国,大到领先世界的尖端技术,小到风靡全球的卡拉OK、方便面等,日本政府灵活多样的科技政策,以及全体国民对发明的高度热情,大大推动了日本科技的不断创新。日本民间对发明创新的热情也很高。仅2004年一年,日本专利厅就收到42.3万件申请。

  我们要想实现“科技兴国”战略,首先就要把科学技术的观念植入人们的思想中、把科学的态度落实在行为中。

  勤劳竟生“工作狂”

  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世界。从古至今,人们对劳动就充满了热情,体悟到劳动的崇高和神圣。

  艰苦奋斗的“天才”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牛顿为创立他的理论经过无数次废寝忘食的拼搏;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费了几十年的功夫,以至于损害了他的健康;炸药大王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几次死里逃生;居里夫人死于恶性贫血,正是她致力于镭的发现而被镭辐射侵害造成的。

  日本人的优秀品质 日本人是一个把传统精神的精髓发挥到极致的国家,比如说:勤劳、顽强、坚韧这些优秀的品质。

  日本研究生导师勤奋而严谨的工作作风。日本人用“猛烈社员”(猛烈职员)这个词来形容“工作狂”,这样能够恰如其分地描述他们疯狂工作的程度。这一点在研究生导师的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导师除了在家睡觉和吃早、晚餐以外,简直是以自己的研究室为家,甚至深夜零时还能看到老师的身影出现在学生中间。其工作态度的“猛烈”,让一些刚到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也感到很吃不消。

  日本的公务员真的是公仆,你去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办事都会受到热情接待,绝没有人会跟你打官腔。而且即使过了下班时间也是如此(他们的下班时间是5点,但是到了6点也基本上没有人走)。在这个国家里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份“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清闲工作。即使工作不忙,人也忙。

  据报载,日本在过去5年内,全国共有150位市长因终年工作劳累而死。读此消息,确实令人震惊,一个不大的岛国在短短的几年中,竟累死这么多的市长。

  德国人富而不奢 表现之一就是喜欢自己动手,无论是议员,大学教授,还是大公司的老板。例如,议员在家里爬到房顶修整瓦片,坐在梯子上粉刷墙壁;大公司老板在庭院里满头大汗推着剪草机来回奔忙;大学文科教授自己组装电话,设计连接家庭电脑网络;学者修打火机、配钥匙、安装上下水管道等等,且不乏一专多能者。这并非天赋,而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德国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单层或若干层小楼房,房内有面积很大用途不同的地下室,但出于自己动手的需要,几乎家家都在地下室里辟出一间作为“家庭修配工场”,供大人和孩子在这里维修、拆卸、安装、加工、制造、做实验等等。德国人重“身教”轻“言教”,父母多用行动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一切靠自己而不能坐享其成,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富国也兴节俭风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美德。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发扬光大。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

  外国政要的勤俭节约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瑞典首相住在居民区,平时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没有厨师,自己上街买菜购物,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平时除非履行国务,否则从不使用政府公车。因为瑞典特别强调其官员乃至首相决不允许搞特权。同样的原因,芬兰总统骑自行车上下班;荷兰首相骑着自行车去参加政府会议,假期开着自己的福特车出去旅行。

  法国注重节水 只要在法国仔细观察,即可发现凡有可能漏水的地方都会有一些特殊的防漏装置。此外,法国还发明了多种节水装置。比如,抽水马桶就分为两个按键,按需要水的多少分别使用。法国还提倡使用洗碗机,因为它用水比人工洗要节省得多;提倡浇花浇田都在晚上进行,这比在白天省水。

  瑞士的节约 被人称为“首富之邦”的瑞士,它的人均年收入居欧洲第一,达3万多美元,但瑞士人却以节俭闻名。瑞士的汽车普及率很高,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部车,但马路上却很少看到“林肯”、“奔驰”等豪华车,多是“雪铁龙”、“大众”等普及型车,叫不出名字的甲壳虫更多。瑞士生产钟表,劳力士、英纳格、欧米伽、梅花等品牌世界驰名,但瑞士人却很少戴这些表,年轻人则喜欢廉价的塑料表。瑞士一些品牌宾馆、餐厅都有规定,买多少,吃多少,不许糟蹋浪费,否则予以罚款。

  瑞士人还很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城镇居民在清理垃圾时,总是把玻璃瓶、罐、塑料制品、旧报纸和无利用价值的垃圾分开,然后分别倒入指定的五类垃圾箱,以便回收处理。由于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也是强调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地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互助合作求共赢

  果戈理说:“爱是使我们前进的最伟大的动力,爱是指引我们行动的最成功的力量。”如果说先前我们是从社会性的角度去阐释互助的话,那么爱心就是对互助的“个体化言说”。是促使我们携手互助的内在动力,因为有爱,所以付出。

  战胜禽流感 去年以来,世界局部地区遭受严重的禽流感肆虐,由于各国人民的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终于取得了抗击禽流感在各国蔓延的伟大胜利,体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竞争和团结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竞争,从字面上确有“为了己方的利益与人争胜”的意思,那么,它果真是和团结水火不容的吗?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

  竞争和团结水火相容 在美国南部某州,每年都会举办南瓜品种大赛,有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头奖的得主。但在得奖后,他总是向邻居分送得奖的种子,毫不吝啬。在回答为什么将每季都投入大量精力来做品种改良的种子慷慨地送给邻里,而不怕大家的南瓜品种超越自己时,这位农夫解释道,他所在的城镇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比邻相连,如果他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南瓜的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较差的品种回头“污染”自己,这样他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相反,若他将得奖的种子私藏,则邻居们在南瓜品种的改良方面势必无法跟上,蜜蜂就会将那些较差的品种传播过来,他反而要在防范外来花粉方面疲于奔命。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一方面,这位农夫和他的邻居们是相互竞争的关系,然而在另一方面,双方却又处在紧密的合作状态之中。

  文明爱心的播种者 美国人不仅捐献金钱,更捐献时间。义工,就像中国的志愿者一样。提供义务服务,早已是美国一个普遍现象。美国人的志愿服务精神闻名于世, 统计数字也证实了美国人热衷于无偿劳动,义工现象之普遍已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境地。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美国人平均每年约花费100个小时从事义工服务。例如,在1993年的“国际海岸清洁日”,全美有22万义工,在几千里海岸线和河边,清扫掉2.4万吨垃圾。1996年纽约“清洁日”,有7 000名义工,在全市300个公园和公共设施中清理垃圾。

  诚实守信立秩序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莎士比亚说:“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优秀的民族都是讲诚信的民族,也是非常重视诚信教育的民族。大凡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辉煌业绩的民族,都是诚实守信的典范。只有政府组织和个人都讲信用,才能构筑起一个信用社会。

  诚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 加拿大人不担心风险,不仅因为社会已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白卡”。这张“白卡”叫社会保险卡,由加拿大政府人力资源部核发,便于对个人信誉进行社会化管理。不光彩的记录监督作用很大。加拿大人没有个人档案,社会对个人进行管理就通过这张“白卡”。“白卡”不记录奖励和任何“光荣历史”,只记录不光彩的事,记在卡上伴随终生。在加拿大生活,出生就可获得“白卡”,外国人在当地居住和工作满一年,也可获得“白卡”。上学、就业、买房、买车、贷款、出国等,都要出示“白卡”,一旦上面有不良记录,申请者多半会失去各种机会。所谓不良记录,指的是不诚实、欺诈、偷盗、赖账、打架、种族歧视等。加拿大人深深认识到不讲诚信后果很严重,遵守诚信,维护自己的诚信,是在加拿大生活的必要条件。据政府统计,加拿大银行涉及个人的呆坏账很少、低于5%,贷款按揭买房、买车的还款率很高。

  强化惩罚措施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有失诚信的现象,英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试图以经济和刑事等惩罚方式来改善社会环境。

  一名曾在英国医院工作的印度医生被取消一年行医资格,原因是他谎称妹妹和叔叔在“9·11”事件中遇难,以此为由向其工作的医院请求休假。公众和有关机构认为,这件事反映出的不诚实问题,是必须进行严惩的。

  在英国,不合资格的人冒领养老金、救济金,是英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大问题。为此,英国劳动和保障部发起了“打击欺诈运动”,一旦发现冒领者,政府、救济金发放机构、警察和法院都会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

  日本企业弄虚作假一旦曝光,即使不倒闭也要大伤元气。2002年1月曾被日本人视为“白雪公主”的雪印公司,以进口牛肉冒充国产牛肉卖给国家,引起轩然大波。经媒体曝光后雪印公司于当年4月倒闭,公司主要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他律自律讲规矩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纪律是达到一切的阶梯,如果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听吧,多少刺耳的嗓音就会发了出来,一切是那么互相抵触。”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一个单位和组织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瑞典的反商业贿赂和腐败 这方面的立案门槛是很低的,这使瑞典在国际透明组织每年评出的全球最廉洁国家中,总是名列前茅。有一位瑞典马尔默市的政要曾因为一纸诉讼焦头烂额。起因是一次,他应一位从商的好友邀请去南非度假,期间住在了好友的别墅内,谁知回国后立即被控涉嫌收受商业贿赂。其实检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检察官认为他的南非之旅有导致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单凭这一点即可提起公诉。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政务公开的国家,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也是第一个实行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国家,任何人想知晓某官员的收入和纳税信息,都可以到国家税务署申请查询;如果他怀疑某官员公款私用或收受贿赂,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举报。这就大大降低了商业贿赂发生的可能性。

  芬兰人的自律 在全国各个城市,基本上看不到哪条街上有交通警察在维护交通秩序。大凡在芬兰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芬兰人普遍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典型的例子就是,即使在深更半夜的空旷街头,也不会有哪个芬兰人闯红灯。

  在芬兰听音乐会,进剧场先是一个暖融融的休息厅,周边是长长的几排衣帽架,人们进来后,将手袋、大衣、围巾和帽子,一一挂在衣帽架上,然后轻松进入大厅。终场后再回来取时,手袋、大衣、围巾等物安然如故。

  公厕是一个城市文明标志。在芬兰大都能看到醒目的WC标志。不收费公厕进去没有厕所异味,小便池和坐便器甚至比我们家里的都干净。每一个坐便隔间里,入口的洗手台上,都摆放着洁白的卫生纸卷,洗手台上摆放着大瓶的洗手液。可在这没人看守的公共厕所里,三卷筒的卫生纸放着却没人拿回家。自律的素质高到这种程度,委实令人钦羡!正是这样,那里才有了许多令人向往的美好。

  西方的荣辱观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我们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对之膜拜而全盘接受。西方几百年发展、建立起来的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我们有着尤其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汲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原则;另一方面,又可对其付出的道德、精神方面的代价有所借鉴,接受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使我们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少走弯路。胡锦涛主席倡导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不仅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思考,也是极为务实的方略。因此,当前我们应以新的视角着重剖析西方荣辱观念中蕴涵的对当代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当然,在借鉴外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时,不能邯郸学步,机械仿效。全盘西化是对民族文化的戕害,只有通过对西方国家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深入、系统研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经过创造性的改造,做到洋为中用,才能塑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