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金融改革·高等教育·国际收支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郭继丰

  关于金融改革

  7月27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将中国长期主权评级从A-上调至A,称中国政府在经济和金融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郭树清: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北京大学作演讲时认为,国有银行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六方面:第一,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2003年年初的0.6%,上升到2005年年末的75%左右。第二,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改革之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超过了25%,而到2006年5月末,4家国有银行和15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007亿元,比上月减少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2%。第三,人员结构有很大改善。第四,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风险管理水平普遍加强。第六,产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尽管如此,郭树清认为银行改革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内部公司治理仍需要改进、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有待统一、信用制度和法律环境需要完善、业务结构转型面临困难等。

  巴曙松等:基金公司的治理状况相对较好。7月27日,国研网刊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上海财经大学李胜利等《2005年中国基金行业制度现状及其创新》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基金公司治理状况相对较好。文章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制度、董事会运作、持有人大会制度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基金行业的制度格局处于迅速的调整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股权结构伴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而重新走向集中化,尽管从总体上看基金公司的治理状况相对较好,但是单一的股权结构、过高的持有人大会的门槛、不太规范的董事会运作,客观上要求把基金公司的治理创新作为下一阶段基金行业制度创新的重点,强调股权结构的优化、独立董事制度的改进和持有人大会制度的完善。对于未来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基金行业的重组,完善基金公司股权结构;加快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约作用;降低门槛,加快推行基金持有人大会制度。

  关于高等教育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媒体从各个角度报道颇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将会使内地的知名高校沦落为二流大学、将会对内地的教育改革形成冲击。如何从全球的、国际的角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

  杨东平:一流大学之争实质是大学体制之争。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认为,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其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名校竞争”的概念——表面上是生源的竞争,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大学体制与我们固有的大学体制之间的竞争,其冲击和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杨东平指出,进一步扩大在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对外开放,是促进内地高校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尽管我们也颁布了《中外合资办学条例》,但是在内地,能做到合作办学的学校是非常少的,这跟我们各个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极不相称的,所以我们只有进一步对外开放,真正拥抱高等教育全球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发展。

  张亚群:内港高校优势互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资深教育专家张亚群教授,面对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掀起的热浪,认为内港高校优势互补。张亚群认为: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等教育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不同特色与优势,可与内地高等教育互补。自由港的地位使香港的大学能够保持高度的对外开放性;由于历史与国际商业化的影响,香港高校大多非常重视英文及西方文化的教学;香港的高等教育资源较丰富,各高校层次分明,学科和课程设置灵活,适应市场经济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院校升格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目前香港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本地高校入学竞争程度明显低于内地。另一方面,现行香港教育体制的成本效益过低,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花费七八十万港元。而内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但教育成本相对低廉。这就为两地的合作办学提供了优势互补的条件。

  关于国际收支失衡

  2006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在国际收支表上表现为贸易项目、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或国际收支的失衡。如何看待国际收支失衡?

  柴青山:对外不平衡是对内不平衡的充分反映。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副司长柴青山,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走出国际收支失衡的阴影》一文,文章认为,对外不平衡是对内不平衡的充分反映。由于教育、医疗和住房成本越来越高,“三农”问题的解决尚未取得明显进展,贫富分化现象有所加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够宽,中国的储蓄率呈进一步攀升之势,目前已逾45%,比英美的约15%高出许多。这意味着当前的经济存在贫穷与过剩共存、流动性充裕与资金投入不足共存的现象,意味着储蓄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从而导致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导致对外贸易乃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另外,中国长期实施的重外轻内、奖出限入以及鼓励创汇的政策,也是造成真假外资大规模流入、贸易及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

  刘煜辉:国际收支失衡是当今国际金融制度的必然结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煜辉在《新京报》发表《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与汇率无关》一文。文章认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或一般而言的国际收支逆差,乃是当今国际金融制度的必然结果。美国的内外经济不均衡必然要求不断供给美元信用、通过美元贬值调节其国际收支,才不致引起国内经济衰退,但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经济体能够吸收美元贬值的冲击。无论从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和汇率水平方面,转型时期的中国似乎均符合吸纳国际收支调节冲击的条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经常账户的顺差)并不直接取决于贸易政策或产业

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而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几乎不受贸易政策的影响,更不会受到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或贬值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最终是由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决定,与汇率无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