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金融人才最缺的是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7:31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陈宜萍 “内地金融人才不缺少高学历,最短缺的是先进的金融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博士深有感触地指出。 宋敏博士是出席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港金融业高层座谈会”时作上述表述的。而来自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参会代表也纷纷表示,正是这种缺位,使得我国内地金融业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金融衍生工具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如何尽快缩小这些差距?宋敏认为,发挥香港金融业的优势、提升内地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聚集着大批金融专家与人才,在金融人才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说在金融培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将在2006年年底迎来全面开放,香港金融服务业与内地的合作将全面展开,这对发挥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优势起到促进作用,为香港金融服务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对内地金融培训方面,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香港更了解中国的国情,这就避免了全盘照搬西方经验而导致‘水土不符’状况的出现;另一方面,香港除金融知识领域已经相对国际化之外,与内地相比,香港已经经历了金融改革的洗礼,较内地有着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宋敏博士指出。 香港回归祖国后,基本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香港经济制度的延续性和规范性。回归九年来,香港金融业经受住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肆虐等各种风险的考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愈加稳固,金融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傲人成绩和长足进步。内地开放为香港金融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显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众多实力强大的外资机构大量涌入,我国金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改变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一方面取决于金融发展大环境———法规制度的完备,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本身人才的培养,金融人才的争取与培训将是未来金融业竞争中决定胜败的关键。因此,内地金融业不但需要规划新策略、研发新产品,加快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以顺应市场,更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宏观的立场考虑员工的训练与发展。 宋敏博士认为,由于体制原因,中国金融业发展较晚,而且我们原来的金融发展不是在很规范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积累的经验对当时可能很有用,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则很多方面需要更新,因此,缺乏对现代金融知识的了解是国内金融人才的一个弱项。大环境在变,所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是国内不同层次金融人才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眼下,在国内的金融培训市场,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让人目不暇接,宋敏博士说,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优势在于融汇东西方金融财经管理的理念和经验,国际化的资源,长期致力于跨文化管理研究,特别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研究,将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与中国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相对于内地的机构,他们可以提供亲自到香港到一流的金融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弥补国内金融人才缺少的国际化现代化金融实践经验的不足。 宋敏说,很多从国外引进的高级人才到国内工作面临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那么金融培训同样也不能忽视本土化,学以致用成为摆在高层主管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对此,宋敏博士解释说,能用不能用有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培训分为两种,一是观念上的,高级人员观念上的转变是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学员在亲自到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一流的机构参观之后,感受到了差距,国外环境下这是一个榜样,将来我们的环境变化了,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从长远来讲一定会有作用。再一个就是开发培育新产品,比如说风险管理,很多配套制度都没有,技术层面上还不能做,但是这种方向是正确的。 中国的金融业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多地来自国际金融市场,也希望随之而来的金融服务更加国际化,更加符合现代金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加速金融业培训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培养金融业中高层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正日益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共同关注的热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