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企大丰收公众为何不喝彩 垄断地位百姓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09:3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今年1—6月,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077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实现销售收入37433.8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利润3516.5亿元,增长16%。

  央企利润增长16%,与国资委的兴高采烈相比,公众的反映极其平淡。在一些门户网站,这条新闻也并没有被置于重要位置。公众何以对央企大丰收如此漠然?也许这种假设本身就不够严谨,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公众有理由不对央企的大丰收漠然吗?

  的确,从理论上来讲,国企本质上是人民的企业,全体人民是国有资本的最终所有者,公众理应对国企的效益状况予以关心。但在现实中,国企(包括国企中的“御林军”央企),其所得利润公众并不能享受。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企不再“统收统支”,国企的税后利润不再上缴,而是归企业自己所有,留在企业内自我消化。这就是说,国企虽然名义上归全民所有,但公众并不享有收益权,央企大丰收只能成为它自己的盛宴。

  国企尤其是央企,大都处于垄断地位,其利润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它依靠垄断优势对公众利益的掠夺。近年来,这些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大大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公众的福利待遇被挤压的基础之上的。

  不仅盈利的国企不断向公众身上转嫁成本,那些亏损的企业也时刻不忘这样做,且做得更为露骨。比如航空公司,虽然燃油附加费已经几次抬高,但国内的航空公司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困扰。今年上半年,航空公司亏损25.7亿元。怎么办?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再次将希望寄托在继续提高燃油附加费上。它们已经多次公开呼吁,请主管部门将800公里以上的燃油附加费由60元提高至100元,800公里以内的航线由现在的30元提高到50元。而在近一年中,燃油附加费已经从不征收到两次提高。

  央企盈利的时候,利润归它自己享用,公众难以得到什么好处,等它亏损的时候,又千方百计借助有关部门的权力,向公众身上转嫁成本。好处自己全占了,坏处一点不拉地向外转移。倘若不是在垄断之下,倘若没有行政权力的庇护,很难想象这样的企业能够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为什么亏损?权威部门的研究表明,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奖金和高福利,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有哪个垄断企业愿意为了效益的提高,去降低自己的收入?

  公众作为理论上的国有资本的拥有者,却因为国企的获利而受损,这种现状显然有违公平。近期,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有望设立专门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作为反垄断的主管部门。希望这个独立的反垄断部门,能够动摇垄断的根基,把垄断企业逼回市场,使国企的盈利不再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

  同时,也应逐渐设计一种制度,能够使国企的利润最大限度地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造福于公众和社会,而不是由国企自己独吞。如此,公众才能像今天的国资委那样,兴高采烈地为国企的丰收欢呼。(姜素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