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央行对抗经济过热实为不可承受之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13:32 南方都市报
推荐 在人们预测央行的加息步伐时,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有的分析都显示,这是央行的无奈之举。在左右为难之中,央行不断用小步走的方法,高喊“狼来了”,与其说央行是在控制中国过热的经济,不如说是央行在表示自己抗击经济过热的决心。 央行对抗的是什么?首先,央行对抗的是中国现行建立在银行借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央行很痛苦,说明中国经济很痛苦。在表面上高达9%以上的GDP增幅下,积聚的是低下的生产效率和不良的商业模式,高价进口原材料与低价向世界销售商品的结果,将中国红利分给了世界,而争夺原材料定价权使得国内垄断企业横行,以至于丧失市场创新动力。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改变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以扭曲资本价格的方法来推动GDP的增长、保障地方经济利益的做法,行之不远。扭曲的资本价格不仅会吸引来热钱,迟早还会让银行不良资产再度增生。 其次,央行对抗的是企业的逐利性。中国银行业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培育禁得住市场风浪的金融机构,由此,央行必须承认银行的逐利本能,并予以鼓励。但是,由于央行将自身所承受的种种压力直接传导到各家商业银行,使得商业银行或是欺上瞒下以获短期之利,或者听从利润之外其他社会目标的导航,偏离既有的轨道。 央行抵抗经济过热固然悲壮,但那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因为调整中国总体经济结构是央行不可承受之重。种种表面矛盾,似乎皆因中国经济靠借银行资金而生,因此,处于风口浪尖的央行责无旁贷。但除了矫正货币价格之外,有哪家央行可以同时为经济与社会效益负责?连美联储与英格兰银行都做不到的事,央行何德何能以独辟蹊径摘得硕果?那些关于楼市、股市、债市不为上调准备金率所动的预测,是专业人士依据经验,提前佐证央行政策的空虚结果。经济结构性矛盾依靠上调准备金率这样的总量货币控制手法,虽然不至于扬汤止沸,也是隔靴搔痒。 央行应该重温自己的职责,“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保持其独立性。屈从于任何压力为GDP或者为政绩保驾护航的任务,都应该敬谢不敏。 (原载7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叶檀,本报有删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