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大的不公平说暴露竞争不适症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毕舸 以北大为首的内地学校与港校的竞争硝烟日渐浓烈,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认为,现在的招生,内地高校与港校其实是不公平竞争。现在内地高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录取进行招生,绝大多数香港高校却是独立于全国统招系统之外的,报考港校不但不会影响内地学校的录取,而且还可以兼报多所港校,即使像香港中文大学这样进入统招系统的港校,也是在有些省份纳入提前批录取的,考生承担的风险也不大,可以很轻松报考。这一制度对于内地高校来说存在不公平(南方日报7月24日报道)。 应当承认,刘明利所指出的“一个市场、两套模式”确实客观存在,内地高校基本还依循全国统一录取进行招生、学生首先填报志愿的传统模式,而港校则采取了开放式的、让学生可以拥有多种选择的新模式,这让起点落后的北大觉得不公平,也是自然而然的。 虽然有某些先天条件的限制,但北大把矛盾集中在“不公平竞争说”,还是充分暴露出了“竞争不适症”。目前的高校招生模式,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做法,即由高校坐等学生上门,并且要求学生从一而终,根据学生填报志愿的顺序不同,决定谁有资格进入高校下一轮筛选流程中,通常那些第一志愿不是填北大(其他学校也是如此)的学生就基本无望。而港校则更强调对学生的服务,学生成为整个录取过程中的权利主体,他们可以同时兼报多所港校,并且也不影响对内地学校的录取,基本无第一第二志愿之忧,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优秀学生手握几份录取通知书、可以优中选优的情形,这更像“买方市场”。不少学生弃北大而选港校,除了奖金优厚、香港发展视野更开阔外,也来自于对这份尊重的感动。 北大认为像香港中文大学这样进入统招系统的港校,也是在有些省份纳入提前批录取的。其实,这样的不公平,不同样存在于我们以往的高校录取系统中?所谓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第二批(非重点本科院校)的划分,等于给北大为首的重点高校提前批录取创造了足够空间。当港校以其身还其道时,享受惯了体制荫庇的北大不舒服了。因为它从来没有真正领教过在同一平台的公开竞争。 北大养成了“天下之才尽入我彀”的“掐尖”心理,觉得港校的人才抢夺“不公平”,可它从来没想过:北大等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每年花费全国纳税人的钱,本应该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依考生多少公平分配招生指标,而事实是:设在北京的部属院校在北京市的录取人数是全国其他省市平均指数的14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致使许多优秀学子在同等条件下无法到国家投资最大、师资和科研最好的学校学习深造,变相剥夺了其他地区考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此严重的人才选拔基点不公,是北大自身造就的,它已经与一视同仁、惟才是举的港校的人才录取模式拉开了差距,又何以奢谈竞争的公平? 北大的“不公平竞争说”不应成为组织港校进入内地招生模式的理由,反而应当形成更有条理性的建议,乃至与其他内地高校联名公告,痛陈目前大一统录取招生制度的诸多弊端,加快高校录取模式的改革,还广大考生们更自由和充裕的选择空间,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