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行不应屈从任何压力为GDP或政绩保驾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8:16 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应该重温自己的职责,“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保持其独立性。

    叶檀

  在人们预测央行的加息步伐时,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有的分析都显示,这是央行的无奈之举。在左右为难之中,央行不断用小步走的方法,高喊“狼来了”,与其说央行是在控制中国过热的经济,不如说是央行在表示自己抗击经济过热的决心。

  仅仅间隔一个多月,央行两次动用上调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总量调控工具,说明在平衡发展与控制风险这两大议题之下,央行可用招术不多。

  如以往的经济数据与6月份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所显示的,无论是发行定向票据,还是上调准备金率,央行收获的都是发烫的投资数与越来越宽的资金流动性。货币调控举措遭遇“抢逼围”,不仅国外投机资本逡巡不去,企业、地方政府与部门三方利益共同体也在合力抵抗,就连央行直接领导的下属———国有商业银行们,也在眼皮子底下做文章,在定向票据的增发上,与其他商业银行大玩对敲游戏,降低数字哄瞒上级。

  谁能知道,此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他们又会玩什么游戏?尤其是在有超额准备金垫底的情况下,冻结的1500亿元的流动性,显得微不足道。

  央行对抗的是什么?首先,央行对抗的是中国现行建立在银行借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央行很痛苦,说明中国经济很痛苦。在表面上高达9以上的GDP增幅下,积聚的是低下的生产效率和不良的商业模式,高价进口原材料与低价向世界销售商品的结果,将中国红利分给了世界,而争夺原材料定价权使得国内垄断企业横行,以至于丧失市场创新动力。

  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改变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以扭曲资本价格的方法来推动GDP的增长、保障地方经济利益的做法,行之不远。扭曲的资本价格不仅会吸引来热钱,迟早还会让银行

不良资产再度增生。

  其次,央行对抗的是企业的逐利性。中国银行业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培育禁得住市场风浪的金融机构,由此,央行必须承认银行的逐利本能,并予以鼓励。但是,由于央行将自身所承受的种种压力直接传导到各家商业银行,使得商业银行或是欺上瞒下以获短期之利,或者听从利润之外其他社会目标的导航,偏离既有的轨道。

  央行抵抗经济过热固然悲壮,但那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因为调整中国总体经济结构是央行不可承受之重。种种表面矛盾,似乎皆因中国经济靠借银行资金而生,因此,处于风口浪尖的央行责无旁贷。但除了矫正货币价格之外,有哪家央行可以同时为经济与社会效益负责?连美联储与英格兰银行都做不到的事,央行何德何能以独辟蹊径摘得硕果?那些关于楼市、股市、债市不为上调准备金率所动的预测,是专业人士依据经验,提前佐证央行政策的空虚结果。经济结构性矛盾依靠上调准备金率这样的总量货币控制手法,虽然不至于扬汤止沸,也是隔靴搔痒。

  与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同时出台的另一则消息,是温州民间利率大跌,中国的市场利率在发出明确信号,证明货币的宽松和投资渠道的匮乏,如此引出的另一个结论必然是通胀势头上升。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最近仍然坚持,“不能直接把商品

房价格纳入居民消费居住类商品价格里去,因为商品住宅是一个很特殊的商品,它既具有消费功能,而更多的具有投资功能。”由此,中国的CPI数据平稳,通胀形势也大为乐观。如果央行根据这一数据制订出相应政策,继续压低
存款利率
也并非不可能,但由此引出的民间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无视民众利益的指责等后果,则不得不由央行独力背负。

  央行应该重温自己的职责,“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保持其独立性。屈从于任何压力为GDP或者为政绩保驾护航的任务,都应该敬谢不敏。否则,就变成央行主动想当窦娥,有冤无处诉正是应得的结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