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人民币汇率·宏观调控·八国峰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6:35 第一财经日报

  郭继丰

  关于人民币汇率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年增长32.37%,人民币汇改一周年后,如何深入改革?

  陈旭敏:贸易顺差是储蓄和投资失衡的结果。特约撰稿人陈旭敏7月18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主流”经济学家催升人民币》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并不是人民币被低估的结果,而是在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开放背景下,中国经济内部储蓄和投资失衡的结果;即使将人民币升值,只要中国仍存在储蓄和投资缺口,顺差仍然会持续,只是到时经济环境不是现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而是潜在的通货紧缩压力。中国也远未到一定要动用汇率工具来解决贸易顺差的时候;在目前全球央行处于加息通道时,中国最好慎用升值工具,如果一旦全球经济反转,利率开始下调,中国利率必将亦步亦趋,到时中国又将在“流动性陷阱”和人民币升值面前作出选择。

  张茂江:中国目前还不能完全采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广东培正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张茂江《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分析》的文章(《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认为:爬行带汇率制度以及“BBC”准则中区间软化后的监督区理论是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改革选择的理论依据;货币政策面临的困难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汇率制度,而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也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制度需要根本上的改变;进一步而言,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现在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不是中国可以采用的汇率制度;如果中国实行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将无法享受到浮动汇率制度带来的好处,而且可能要承担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剧烈所造成的损失。

  李天栋:人民币应保持一定程度低估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博士后李天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与条件——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研究》(《国际贸易》2006年6月)文章,认为人民币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低估。文章认为,只有当汇率低估,才能使经常账户保持顺差。通过经常账户获得的顺差是对外国的要求权,不存在偿还的压力,因此不会出现期限不匹配和币种不匹配这两个可能导致货币危机的不匹配现象。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汇率升值就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流动性不足,引发货币危机。

  关于

宏观调控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存在一定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于2006年7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就宏观调控学者们讲述了自己的观点。

  吴敬琏:宏观调控需要解决三方面的理论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会上提出,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问题(没有新增的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对比)、长期性的宏观经济问题、做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背后的分析需要的理论框架问题。

  卢中原: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需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要强调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科学的宏观调控还要在总量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这就是宏观调控在中国所面临的新的严峻的挑战;宏观调控还是要坚持以间接控制方式为主,以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为主要的手段;要达成科学的宏观调控的目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相关支撑的体制必须改革,必须在深化改革当中完成宏观调控的科学化。

  魏加宁:人民银行的三大手段能否见效还需拭目以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形势后,认为当前经济形势确实是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偏快,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过快;人民银行使出了三大手段能否见效还需拭目以待,但是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需要注意地方政府项目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其实风险程度应当根据地方财政的风险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视同仁地贷款,将加大银行未来的风险,等于把风险集中于银行,集中于中央政府,集中于未来;防止和控制经济过热应当主要依靠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也应当有所作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有助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

  关于八国峰会

  八国峰会(G8)在俄罗斯举行,G8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其全球影响力如何?

  王逸舟:八国峰会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协调机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逸舟,7月18日在强国论坛中认为,G8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协调机制,原先侧重是在经济方面,现在越来越多地转向政治、外交和国际关系。总体上讲,它反映出以西方大国利益为主导的一种协调过程,但是同时也对国际社会起很大的影响;G8也是一个风向标,每年一度的八国峰会,折射出当年的最重要的国际事件和趋势;G8还是一个复杂的对话过程,不仅有西方大国之间的协商对话,近几年也越来越多地纳入了发展中世界的一些大国,甚至把像77国集团、欧盟、非洲联盟、世界银行、国际

货币基金这样一些重要的全球性和地区性组织纳入对话范围,这作为一个重要平台,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出现实中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不管最终解决效果如何,至少它能把问题及时地加以沟通和协调。

  吴妙发:G8的影响在减弱,威信在下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妙发在强国论坛中认为:G8的影响在减弱,威信在下降。吴妙发认为:西方舆论和东方舆论中,G8无论是政治影响,从全球治理角度来看,G8的影响是在减弱的,威信在下降。从政治上看,现在的美国被

伊拉克局势、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以及最近的巴以军事冲突所困扰;经济上除了美国GDP是以5.6%的速度在发展以外,其他的欧洲国家经济状况都不令人满意。相反,从被邀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来分析,经济是在强劲发展,政治影响不断加强。例如中国,西方很多舆论在讲,被邀请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发展中国家总的态势处在一个优势上,所以从这种情况来看,G8看到没有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对话,世界上重大政治、经济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