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韩强:要改革垄断企业官本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7:43 每日经济新闻

  韩强

  近来垄断企业的高工资引起议论。其实所谓高工资,是指平均数,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与高管之间相差很大。民众终于等到央企削减公积金以外的第一个实质回音,电力系统掀起减薪风暴,这一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从5月份起,江苏电网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始按公司确定的基本薪金发放工资。

  就是普通劳动者,也有体制外、体制内之分,其间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媒体采访某发电集团员工披露:在人员聘用上实行双轨制:体制内招聘和体制外招聘;报酬实行“双轨价格”。发电集团在各电力高校、电力中专等电力专业学校招聘的员工,以及一些“关系户”,均属于体制内招聘员工;除了企业高中层领导外,大多属于体制外招聘员工。一般来说,普通员工之间的工资对比,体制内员工比体制外员工大概多一倍。

  由于钢铁工人工作强度大、环境差,在每年的宝钢职代会上,“涨工资”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中国经营报》的一位记者与上海宝钢集团下属宝钢股份一位中层经理是故友,了解到中层是“二三十万元”。

  上述案例遍及各个

垄断行业,从这些事实再明显不过地印证了,正如行政垄断本身所显示的一样,既然这些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是天生贵族,那么在企业内部也必然按照血统远近分出个三六九等。所谓高工资指的是中层以上干部和体制内职工,真正占多数的体制外职工和“临时工”(实际是长期“临时工”)工资并不高,甚至与最低工资差不多。

  国企普通职工的工资与农民相比,是高一等,但是这个“高”,是由于农民工工资太低,10年只涨了68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应该有差别,但是这个差别也要辩证来看,对于重体力劳动、高温、高空作业的工人就应该有较高的工资。现在不少工种需要技术含量,甚至较高的技术含量,所以有灰领工人一说。

  国企内部实际上是按职务分配,官越大,工资越高。10多年的体制改革,没有触动的就是官本位,下岗的大多数人是工人。所谓MBO,股权激励也是中层以上干部得利,即使是体制内的普通职工也未必能沾上边,即便沾上,也是残羮剩饭。

  所以,改革垄断收入,真正要改革的是“垄断企业官本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