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从制造到服务的新价值提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3:14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朱冰尧

  7月15日,“第三届中国服务质量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创新服务,创造价值”。会上,全国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联合发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品牌创新和社会责任”的五大宣言。从这次会议上可以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新价值提升正摆在国人面前。

  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6%上升到63%,主要发达国家71%,中等收入国家61%,全球产业结构正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总趋势。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经济的概念型符号是“中国制造”,而服务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软肋。特别是在关于以上五大宣言中的涉及的问题更是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前行,水平低、区域不均衡、竞争力弱也成为目前中国服务业的显著特征。

  但

中国经济对服务业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与百姓生活相关性日趋强烈。从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也是势在必行的。

  同时,近年来,服务业也成为直接对外投资的利润,它的利润率高的优势,有人把它称之为一块儿“新鲜的蛋糕”,同时也是拉动经济平衡的推动力。服务输出将成为资本输出的新亮点,发达国家的成熟服务业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势在这几年大大加快,对银行、保险、贸易、旅游和

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将快速上升。但这样的发展仍显不够:虽然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升到2005年的41%,但这一比重不仅大大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的平均水平。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蒲

长城对此的判断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服务”将同“中国制造”一样,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又一个亮点。因此,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服务业的新价值提升势在必行。

  中国在新的“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而对中国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了和谐社会,而且将进一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要让“中国服务”在新的经济增长时期创造出新价值,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资本投入,吸收服务业功能,消除行业障碍,加速传统与新兴行业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重在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引进国际资本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业态,促进服务业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服务业的匹配、创新,培养发展一支国际性的服务业集团。

  有关专家认为,鉴于第三产业既服务于生产又服务于消费,发展服务业当把文章做在促进生产与消费上,要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整体发展、与优化消费结构联系起来,一并统筹考虑。比如要满足生产发展的新需要,加快科技水平提升,向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倾斜,促进文化教育消费,便利大众健康消费等等。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已有显著提升,有助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服务业对外开放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诸多有利条件的形成,预计将为我国服务业在未来几年内大踏步前进带来美好前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