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圈钱背后的学术体制失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9:04 新浪财经

  郭立场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项目已经成了“圈钱项目”:只要有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就可以从中提成,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有人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不止一位参会的大学校长发出这样的呼声:现行的科研经费提成合法不合理,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中国青年报》7月16日)

  “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本太高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科研经费真正用在买资料、配备设备仪器上的比例并不大,为了争取经费而开展的公关活动、出差、买车、鉴定成果等费用占了大部分。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有限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全用在刀刃上,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有些却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致富手段,科研经费背后隐藏深不可测的腐败。

  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圈钱”工具,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都能在课题组报销。现在很多人做课题的动机不纯,为争得课题不惜花钱,因为课题是立身之本,是评职称、评奖项等的筹码。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我们的科研人员又会有多少人误入歧途?项目越来越多,课题越来越繁杂,论文也越堆越厚,为什么精品并不多?据报道,浙江一名大学教授3年发表80余篇论文,得到的不是褒扬,而是质疑,“当你肆无忌惮连篇累牍地在垃圾杂志上疯狂‘制造’论文时,你是否想到过你正在浪费国家所给予你的巨额科研资金和巨大荣誉?你的良心何在?”3年发表80余篇论文,其研究成果转化率能有多少,不能不让人怀疑,也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科研不正之风的泛滥,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不正之风的产生与我国传统体制内学术成果评估上的重量不重质、用人制度上的急功近利以及学术规范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唯一华裔得主、数学大师丘成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的隐忧,国内学术风气已经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了,如果中国高校的不良学术风气再不整治,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但整治学术腐败,何处用力?是疲于亡羊补牢,还是应未雨绸缪?

  盛行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不仅仅是学术道德问题,更凸现了职称评定之弊端。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评聘机制不尽合理。现在国内一些机构做什么事都要看职称,极力推崇“惟职称论”,而学术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职称的高低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于是又大肆吹捧“惟成果论”;学术评审机制和职务评聘制度不健全,又为不能安心搞学术、科研的人提供了学术腐败的土壤,为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打开了方便之门。

  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浪费黑洞,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一些专家提出,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要纳入公共监督,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近日,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从科研项目管理的源头——立项着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立项全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防止“人情项目”、“关系项目”。这些都不失为有力的举措,但关键在落实。

  笔者以为,要克服教育领域的学术领域的不正之风,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社会学术职称评定机构,健全学术职称评价体系,实行职称评定回避制度;应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评价及业内、同行的评价。重大项目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应向同行和公众进行交流和发布,强化“同行认可”在成果评审奖励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大专家群对报奖项目的独立推荐制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