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大学生贬值并非坏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09:3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徐浩然

  我国每年有近300万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学生不再成为稀缺人才,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陷入到一片茫然的窘境,即使谋到工作也要面临日益加剧的“低工资”的窘境: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元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有专家预测2006年还将比去年降低22%左右。大学生毕业“低工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恰恰相反的是,伴随着很多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工资逐年下降,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工资却呈明显提高的趋势,二者的工资水平甚至出现了接近的趋势。于是,就有人忧心忡忡:大学生正在贬值!然而在笔者看来,大学生的“贬值”非但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它对大学生不仅极具教育意义,且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贬值”可以提醒大学生们: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接受别人的评判,而一个人的价值,最终是由社会而非学校来认定,而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以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标准,所以要“学以致用”而不是“用非所学”或“学非所用”。这虽然有些实用主义的味道,但是市场就是如此的“不相信眼泪”。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后一般必须经历几个转变:一是自己由多年的学校人变为单位人、社会人;二是评价主体不再是学校而是用人单位;三是评价标准由分数转变为酬劳。接受过大学教育和为社会创造价值之间有一个很大且看不见的落差,这个落差要靠自己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用自己的工作业绩来逐渐填补,越早适应这种落差的人,就能越早融入社会。

  其次,“贬值”可以教会大学生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在你们还没有能力崭露头角之前,起码在就业市场中,你和农民工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于人家为用人单位创造的价值比你还要多,而且从人格尊严上来讲,大家身份平等。对大学生来说,这是跨入社会之后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心态修为课。让他们“贬值”,与农民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成为身份平等的劳动者,正是一种心态归零的良好契机。据说人的成功因素里面八成是靠情商,两成才靠智商,因此让他们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做一个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社会人”,是让他们最终登上成功阶梯的必由之路。

  那么,大学生的“贬值”会不会使“读书无用论”再次沉渣泛起呢?当然不会,我不赞成“大学毕业生遭遇低薪招聘的现象不利于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的论调。据测算,大学4年的花费约等于一个农民13年的总收入。如此昂贵的投资,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巨大的升值空间。知识劳动者与体力或技能劳动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一旦前者的知识释放得当、发挥正常,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其边际收益将数倍、数十倍、乃至百倍千倍于后者,且没有上限。大学生无疑比农民工具有更大更持续更无限的升值空间。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漫漫长跑的话,初次就业就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我们又何必在乎是否与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呢?所以,那些敢于挑战自己的“零月薪”的大学生,正是由于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敢于主动迎接挑战的人,他们深知能力不该由文凭决定而应该由自己的水平决定,有这种意识的人,成功的概率往往也比较高。

  高等教育不仅竞争残酷而且花费不菲,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种投资的回报期没有理由从毕业开始算起,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并被社会认可后算起。大学生的渐渐“贬值”正在告示我们,一个由社会主宰人才价值判断标准的时代正在到来。一个人即使寒窗十余年,然而他的成长与就业的四十余年主要还是在社会,所以哪怕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这种终极社会价值判断也有其合理意义。至于那些自以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有金刚钻,还怕揽不到

瓷器活”等依然在象牙塔里抱着残缺旧梦的“天之骄子”们,是时候该醒醒了!

  徐浩然

  江苏广电总台高级编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