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张信刚:创新必须克服历史文化的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02:0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胥会云 发自上海

  香港城市大学建校只有二十多年,可是它的掌门人——张信刚,却在尽力拉长学校以及学生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和张信刚一起聊天,他会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谈到印度,从印刷术的发明谈到抗生素的出现。在他送给记者的一本“契阔谈燕七十回”中,记录了他每月举办一次的文化沙龙。

  “我知道创新型学生是可以培养的,但我不知道决定的因素是什么。我还没有最终找到答案,但我一直在寻找。”张信刚的寻找方向独辟蹊径,指向了中华文化。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张信刚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采访。

  大学改革

  已经担任城市大学校长10年的张信刚,这些日子他忙得不可开交。从去年开始,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课程计划——“世界文明课程”。

  这个课程准备向学生讲授包括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的文化和历史,并串联起东欧、西欧和北美的发展历程。为了他这个庞大的计划,张信刚要找到30多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领域的学者参与。为此,他从去年开始,四处走动的频率不断增加。

  去年9月,他到北京大学做客一个月;12月到埃及的开罗大学一个月;今年2月在印度的德里大学一个月,之后又去了巴黎的索邦大学。

  按照“世界文明课程”计划的时间表,今年到2008年,主要是邀请到的各地学者撰写教材,城市大学建立网上学习平台。2009年试办课程,2012年配合香港特区政府的三改四,全面推行课程。

  明年就要退休的张信刚说,自己并不急于在自己任期内将之转化成可以看到的数字和成绩。“教育,就是埋下种子,真的很难说什么时候发芽,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自从1996年走马上任校长之后,张信刚就向香港城市大学董事会主席董建华提出开设中华文化课程的设想,得到了董建华的支持。1997年,大学教务委员会通过此方案。凡就读香港城大的学生,无论什么科系,都要修读6个学分的中国文化课程。

  这个课程有一本导读分上下两册,共有34章。但凡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哲学等课题,大都包含在内。但这又不是一个全面性和系统性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与导师在网上互动,以及一些著名学者、艺术家的亲身演讲和表演。

  借助每年的问卷调查,张信刚知道城市大学本港学生已经完全认同了这个办学理念。

  左手人文,右手科技

  在美国生活学习多年,张信刚一直都特别突出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多次专业演讲中,张信刚会在讲词前面加上一两句中国谚语或者是诗词的英译。“如果有时候我没引用中国谚语,一些知道我的同事们反而会问,‘今天你的中国谚语在哪里?’”

  在斯坦福大学的时候,张信刚和一位攻读人类学的美国学生同房。张信刚不断向这位原本对埃及文化充满兴趣的同学解说中国历史文化。一年后,这位同学决定开始学习中文,并专攻中国人类学。这就是世界著名人类学家DavidJordan(焦大卫)教授。

  张信刚说,这些事情给了他启示,而香港中文大学恰好给了他平台。于是,他的一系列文化改革就在此得以推进。

  到任之初,张信刚就表示自己不会走了,虽然之前他总是在不同的地方停停走走。“我的期望就是学校像所大学,虽然人在闹市,但是心中要有学问的感觉;学生要文理兼通,学校要学术自由。”

  就学生人数和学科分布来说,香港城市大学是以理工科和商科为主,偏重于应用研究的大学。“香港之所需,就是我们城市大学之所训。”张信刚说,城市大学目的不是培养文史哲专才,而是培养工程师、精算师、同声传译。

  张信刚说,但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没有文科设置也一样应该有人文的精神。

  张信刚对记者比画说,在城市大学学术大楼的入口处两边,有两张很大的壁画:一边是“夫子琴思”,一位老人抚弹一具古琴,它代表了传统中国人文精神;另一边是“万户飞天”,说的是明朝一位叫万户的人,用飞天炮把自己捆绑在一个椅子上想要飞向天空。这是早期的科技实验。“人文理想和科技精神相结合,并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实现创新的可能性比较大。”张信刚说。

  张信刚曾表示,正是人文情怀,使他敢于迈出自己的领域,否则,他就不可能从土木工程转到结构工程,再转到医学工程。

  创新的文化根基

  在张信刚看来,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与西欧、北美相比,创新能力都不强。即便是日本,完成工业化很多年,经济也很发达,但是创新很少,例如对冲基金、衍生工具,都不是日本推出的。

  “我并不认为这是偶然的因素,我就是担心东亚文化整体上不是倾向于鼓励创新的。”张信刚担心东亚文化中有服从守成的内涵。比如,家长喜欢孩子乖,老师教育孩子听话。“总夸他乖,就会变得很听话了。在西方是没有这个词的。”张信刚说。作为校长,他理想中的学生,是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张信刚说,中国在扮演着“加工基地”的角色,印度则是“世界写字楼”。但加工基地破坏环境,产出率低,因此政府要求自主创新,希望能推出新服务新项目,推出自己的品牌。

  “现在,我们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只是讲孔子。”张信刚表示,要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平等交流,就必须不断有创新内容出现,必须克服历史文化的限制。

  张信刚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不是那种只是“夸夸其谈”而不现实的人。“澳洲的南威尔士大学,建校至今不过五六十年,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大学。我不敢说我们有什么成就,但是我们有想要做出成绩的决心。”张信刚说。

  张信刚档案

  ●生于辽宁沈阳

  ●曾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并为美国医学及生物工程学会创会院士,获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1962年,获台湾大学工程学士

  ●196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硕士

  ●1969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1969至1990年,先后任教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及南加州大学

  ●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

  ●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相关报道

  对话张信刚:44万港元奖学金给了“移民”考生

  《第一财经日报》:通过高考招收学生,你觉得能招收到你想要的创新型学生吗?

  张信刚:真正的招生,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都是凭分数。不是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方法,但反过来说,几个人看中了一个人,是不是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选择参加高考联招,还是比较可行的。城市大学不是人力财力特别宽裕,如果跑遍全国招生,支出太大,而且我们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高校。

  其他学校有什么想法不知道,但我们是着重实效。学生来了以后可以培养。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香港城市大学招收了因高考移民被清华大学拒绝的海南状元,并提供了44万港元的奖学金,你怎么看待香港大学内地招生以及高额的奖学金?

  张信刚:这个海南考生,我至今没有和他见过面也没有说过话。我们每年都会有一笔奖学金提供给优秀学生。对于各地状元,这是之前就说好了的,有44万港元的奖学金。我们巴不得把钱给出去,这样就能招到好学生。对于我们每年招生的分数线,我不会说,我只能说,我们招到了自己很满意的学生。

  11年前我刚刚上任校长,曾经写过5年大纲,其中包括把学校的英国制改成美国制,提倡学分制,也提到了希望非本地生源达到10%~15%,但是至今还没有达到10%。

  最初,几个大学校长联合起来申请提高非本地生比例。我们的想法是,香港作为一个大都会,必须要有人才往来,否则死水一潭。内地的政府官员也有这样的看法,为我们提供方便。

  《第一财经日报》:未来几年会不会出现大的扩招现象?你觉得香港高校的招生,对内地大学产生影响了吗?

  张信刚:外地学生在香港必须住进学生宿舍,但是宿舍又是有限的,每招收10个外地学生,就必须赶走10个本地学生,所以我们也不急于增加得太快。这不是别的原因,只是宿舍的原因。

  我们在1998年就开始在内地招生了,当时是上海交大和

复旦替我们代培,我们付费。从去年开始人数从20多名增加到100多名,而且我们进入了
高考录取
,所以就不能代培了。所以说城市大学是来和交大、复旦竞争的,不是很可笑吗?

  我们和内地加强来往是香港发展需要,如果没有内地的人到香港去,会对香港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就是要把香港学校的学习氛围带起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