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水权分配问题是治理公共水域污染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10:40 证券导报

  ● 在经过经济学家们近五年的水权和水市场的大讨论后,我们都知道中国水资源的配置将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混合机制,但水权分配在实践中仍是问题重重。

  电影《我的美丽乡愁》里有这么一个情节,体操运动员刘璇扮演的打工妹到了广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梦想写成小纸条,封在矿泉水瓶里,然后扔进珠江,盼着它流向宽广大海。可镜头一转,一艘珠江环卫船恰巧由此经过,于是这只漂流瓶马上被打捞起来抛进了垃圾堆里。

  这些成日在珠江上穿梭的环卫船,只不过是治理珠江三大战役的其中一环,其它两大战役包括搬迁上游工厂、治理生活污水等。据广州市环卫局提供的数据,近四年来,广州市为治理珠江每年的投入不低于20亿元。

  一番努力后,珠江水质已经明显好转,7月12日在千人游珠江活动中,广东省长黄华华一马当先游完了八百米全程,以实际行动向市民证实了政府对治污的信心与成效。

  公共水域的污染治理是一项纯粹的公共产品,因此此项工作的完成好坏,也最能体现出政府执政能力的水平高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每次在力陈计划经济之弊时,总喜欢拿前苏联治理污染的成效来说事。

  斯氏认为,在中央计划经济中,由于根本意义上产权边界的模糊,使污染产生的外部性因素更加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庇古那套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背离的方法,在前苏联根本行不通。于是,斯氏咬牙切齿地说“当历史学家以后对前苏联进行解剖时,他们甚至可以根据生态灭绝的状况,找到其死亡的原因。”

  作为管理全国第三大城市的广州市政府,有财力有决心也有能力,去治理好其管理范围内的180公里长的珠江流域,但显然这只能是个案,而不意味着中国绝大部份城市、甚至也不意味着广东省内其它地区的水域也会得到如此成功的治理。

  例如,我有一个作家朋友叫做阿廖,他曾参加过一次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此次经历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这个连接海南、广东两省的海峡中随处可见的泡沫饭盒和污水。

  广东省长游珠江,唤醒的是我们对水污染的重视,但仅有重视仅是不够的,在经过经济学家们近五年的水权和水市场的大讨论后,我们都知道中国水资源的配置将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混合机制,但水权分配在实践中仍是问题重重,类似北京与河北的拒马河之争事件仍屡有发生,水的权属尚且不清,治污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早日解决水权的分配问题,或许才是对公共水域污染釜底抽薪式的解决。 (王二,著名财经记者,现居广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