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遭遇话语暴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 00:54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 生

  温商者,温州商人也。

  温州,很了不起。可是,绝不应该达到神话的地步。1400亿人民币的产值(温州网站),只不过相当于一个中等跨国公司的营收嘛。

  但,温州神话已经成为眼下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最神奇的,莫过于温商与中国房地产。上海地产的飙升,温商被视为始作俑者;北京地产继上海而狂涨,温商被说成主力,现在加上了山西煤商;全国二线城市乃至县城的房产开始翻番,原因被定位为温商的转战;中国的银行出现了房产坏账,温商立即成为疑似凶手;几个温商在某个城市的出没,会被立即解读成一种人人意会的信号,连售楼小姐都会在你看房时意味深长地暗示。

  不错,温商是在全国各地把“温州发廊”变成理发店的代名词,挎着背包推销眼镜的温商是改变了全国很多地方国营眼镜店的生存状态,温州的炒房团是非常有实力,地球的每个角落是有温商的身影。如果所有温州人都经商,如果所有的温商不吃不喝,如果他们把可支配收入都用来炒房,他们的钱可以占2004年全国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3158.25亿元的4.25%,占2005年商品房销售总额18080亿元的3.09%。如果在外的温州人也如此炒房(假定他们可炒房的钱为1402.57 X 60% X 40%=336.62亿),温商的钱最高可以占200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6.8%,占2005年商品房销售总额4.94%。如果我们一定要塑造温商的神话,大概可以这么蛮不讲理地假设吧。

  事实不可能如此。除非我们可以假定中国各大银行的房贷都是给温商准备的。

  那神话是怎么来的呢?

  上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堆积的史观”,他说,大禹开始也许只不过是条虫(或许一个以虫为图腾的部族领袖),后代的人不断在他身上附加英雄事迹,不断以其为基础编造故事,传说的情节日益精细,最终大禹变成了半神半人半兽的综合体。顾先生的学说遭到极大的非议,鲁迅就毫不客气地讽刺他为“鸟头先生”(顾字左半边古意是一种鸟,右半边为头)。但熟悉《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的人都知道,“层累堆积的史观”实际上与古代社会的造神运动有很多契合之处。而许多近代神话的形成,也是不断丰富、不断添加的过程。以温商的前辈晋商而言,共计三、四千万两银子的家当,在小说和《乔家大院》里,却成了扼中国经济喉咙的因素;而徽商,那家伙,简直成了中国巨商大贾的代名词,“无徽不成镇”的谚语一再强化了传说的质感。

  温商神话的形成,何尝不是如此?网络愤青和企图为中国房地产寻找替罪羊的经济学家们无不以温商为讨论问题的论据。把问题归咎于温商的炒作,使他们极易形成结论——中国房地产的过热是少数人炒作的结果,中国各大银行的呆账是温商们勾结无良银行家们运作的结果,温商作为危险因素和海外热钱一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毒药。

  也许温商们真的都是经济动物,当他们被作为牺牲准备献上祭坛时,他们甚至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意思。

  我是准备为他们说上两句的,因为为他人辩诬,应当成为健全社会的基本品质——就像全国知识界坚决反对“妖魔化河南人”一样,但这不是我的唯一着眼点。因为,没有根据地归咎于温商,既容易导致一种话语暴力,更易于造成病急乱投医的结果——就像中世纪的宗教法庭把疫病流行归咎于女巫而加以种种酷刑一样,把房产过热归因于温商,同样会导致动机残忍的简单思维——西班牙那些竞争不过中国商人的鞋商已经做了示范。

  在国外,有相当数量这样的夫妻:他们年轻的时候,供一套大房子,老的时候,打理不动了,孩子也离家了,卖了它,作为养老金。我们的购房者中,有多少这样的人,不太喜欢定量分析的专家们无暇顾及。

  其实,在讨论房产过热及其症结时,我们必须关注以下一些实证问题:国人人均居住面积从不足8平米到25平米左右的合理空间,造成了多少实际需求?城市和城镇人口增加1倍多甚至2倍,意味着多少人需要商品房?每年多少年轻人结婚要构筑自己的天地?在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到我的剑桥朋友宁可把每月的英镑工资换成人民币存起来的时候,作为升值手段的买房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孩子上学缺乏择校的门路,甚至连交赞助费的机会都没有,巨大的风险使多少家长额外买了所谓的学区房?人民币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又有多少人买房当存款?几乎每一个省市的统计年鉴都显示居民的实际收入随着中国经济繁荣而增长的时候,上涨的
房价
中有多少是“自然的”……

  当我们剔除了这些并非投机的要素后,才可以准确地判断中国房地产中的泡沫比例;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讨论温商还是其他什么人对地产泡沫的“贡献”;进一步,如果能确认温商与地产泡沫的确切关系,我们还可以深入地挖掘他们制造泡沫的程序和手段,庶几,房产过热才算找到了真正的对症之药,至少在温商这一头。

  看到房价高,埋怨温商,可以理解,但可能是错误。

  (作者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