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聚焦中国基尼系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 12: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晓(7月13日):

  “中国基尼系数并不严重”之说粉饰太平

  “中国基尼系数并不严重”之说后果是严重的,它除了粉饰太平,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对于业已存在的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经济学家应为缩小两极分化献计献策而不是相反。站在百姓而非权贵一边、秉持公正立场的经济学家才是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也才是受百姓欢迎的经济学家。

  萧灼基(7月11日):

  中国基尼系数并不严重可怕

  我认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虽然比较高,应该十分重视,但是也不要感到有多么严重、可怕。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炒作基尼系数的现象,认为基尼系数高了,就要发生动乱。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这种基尼系数引起社会动乱的可能性不大。

  吴忠民(7月5日):

  收入差距拉大已经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收入差距拉大已经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广州社会治安差就跟贫富差距过大有直接关系。同时,“这些年群体之间的信任度明显降低,一旦富人、官员出了事,网上舆论一片喝彩,这是不正常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现在到了强调公平公正的时候了。”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7月5日):

  效率还是公平?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问题。

  无论是理论上的基尼系数,还是现实矛盾的对立,这些问题的焦点都指向了中国社会的一个严重现实: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很显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国这种分配方式,正受到部分人士的质疑,而在这些质疑的背后,却是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国的基尼系数,到底姓“社”还是姓“资”?

  《深圳商报》评论(7月3日):

  说不清基尼系数麻烦更大

  贫富差距是基本国情。基尼系数则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计算方法之一。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国家统计局官员等要“打折扣”的观点并非完全无理。除了官员们指出的中国存在城乡差别,与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国家具有不可比性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分配体系比较混乱,纳入政府权威统计范畴的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并不清楚。另外,非货币化的福利差异更加难以统计。这种状态下,讨论基尼系数本身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缺乏支撑基尼系数的准确的统计数据,也缺乏中国国情下普遍认可的科学统计方法。

  易纲(6月27日):

  中国收入差距被夸大

  “用‘购买力’计算的中国基尼系数,要比用‘名义收入’计算的数值小很多,中国的收入差距实际上被夸大了。”

  苏海南(6月27日):

  不必拿基尼系数来硬套中国的情况

  如何看待城乡收入差距,有多种角度和方法。按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分析,在0.4-0.6之间就是分配不合理,0.6以上就是社会分配不公。但是中国基尼系数有几种数据,我们也不必拿基尼系数来硬套中国的情况。

  魏杰(2月14日):

  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

  基尼系数虽然综合了各个收入组的信息,但并不能体现出收入结构的不同。假设国家1和国家2的四等分组的收入分别为(75,125,200,600)和(25,175,250,550),可以计算出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都是0.4125,但是收入结构明显不同。很明显国家2要比国家1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理论上可以证明,在基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低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越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