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区域增长模式不能轻言转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 01:46 21世纪经济报道

  欧阳觅剑

  今年上半年,山东经济仍然高速增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5月,山东GDP同比增长15.2%,与2005年全年的增长率相同。山东是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高增长率使它坐稳GDP总量第二的位子,2005年比排名第三的江苏高出近200亿;也缩小了与排名第一的广东的差距。

  山东工业增长尤其迅速,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越广东,成为工业第一大省,并且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今年1-5月的增长率高达25.3%,并且利润总额接近广东和江苏的总和。

  山东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同时也有一种“省强民不富”的观点——GDP很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却很低——甚至有学者将山东称为“东部最穷的省”,山东的“穷”表现在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低,另外,人均财政支出也低。山东“省强”而“民穷”的重要证据是其GDP排名全国第二,而人均收入位列全国第八。

  同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在苏州,很多人说苏州是“只长骨头不长肉”,是“市强-民穷”,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很不相称。这些都是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他们认为,在目前的增长模式下,GDP的增长不能带来人们生活的改善,因此必须选择新的增长模式。对于山东,他们建议的新增长模式就是:发展第三产业、民营化、城镇化。

  GDP与人均收入二者应该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比如苏州,近年因为GDP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现在已经是江苏省最高。再看看山东。从绝对值看,2005年,山东GDP相当于广东的85%,但山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广东的73%。这似乎体现了山东人均收入与GDP增长有些不相称,但对这个问题也应进行一些历史比较。2000年,山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广东的66%。这说明,山东近年GDP的快速增长确实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见,如果山东继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与广东的差距就将进一步缩小。山东的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也会相应提高。在“省强”的同时,也会逐渐走向“民富”。

  “民富”要靠增长和长时间积累,而不能指望通过转变增长模式在短期内就实现。山东GDP中工业比重非常大,其中

能源和原料产业又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增长模式是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民营化、发展第三产业、城镇化需要量力而行。

  首先,山东的产业结构和广东、浙江不同,能源和原料等重

化工业都需要大投入,还没有经历长足发展的山东民营企业很难在这个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国企将占据主体地位。这种产业结构,与山东“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市场条件仍待改进”相关,这种局面还将会持续。

  山东第三产业比重小,只占GDP的32.1%,这被认为是“民穷”的重要原因。但第三产业就意味着高收入吗?在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总量不高的情况下,服务业也只会是低水平,从业人员的工资不可能高。山东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GDP和居民收入更多的增长,现在还不能只靠它去推动人均收入。

  城镇化呢?山东各项人均数值低(比如财政支出),是因为农业人口有2000多万,远远多于其他东部省份;而且,因为农业人口众多,使得第二和第三产业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储备,压低了人均工资和人均收入。城镇当然是目标,但它应该是工业长足发展和农业人口减少的结果,而不能作为促使农业人口减少和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的手段和模式,如果倒果为因,只可能使城镇失业率增加,而对提高人均收入毫无推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