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贸易顺差考验宏调政策工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00:0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中国6月145亿美元的月度贸易顺差新纪录,一经公布就引人关注。上半年我国累计贸易顺差达到了614.4亿美元的高峰,全年贸易顺差或许会突破去年创造的1019亿美元纪录。防止创纪录贸易顺差增长失控,消除其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单个来看,没有一个政策工具是十全十美的。 扩大进口是其中之一。不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
其次,遏制中国出口企业的低价竞销行为、降低贸易争端风险。这个确实很有必要,《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公布将近两个月了。但即使不考虑这项规定的可操作性,即使不考虑我们要付出多大成本,假如我们的这类政策完全奏效,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显著上升,对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兼贸易争端压力的主要来源地——美欧也未必完全就是什么好事。因为中国的廉价商品出口和低息融资对美欧实现近10年来的无通货膨胀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不断地扩大国内消费,国内工资水平提高,出口商品成本趋向提高,可能会加大美欧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 看看英国国家统计局6月13日公布的数据,继4月上扬2%之后,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于5月同比再度上扬2.2%,创7个月来最高点,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上升。而且,英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带有明显的外部输入特征。在截至今年4月为止的12个月中,英国基本进口商品(除能源和轮船、飞机等价格波动大的商品之外)价格上涨3.6%,是1996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进口商品价格涨幅为2.1%,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商品价格涨幅则高达6.2%,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已经将英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与中国出口成本上升联系起来了。但是,这种对中国的指责本身就是顾头不顾尾的,有可能引起始料未及的负面后果。 那么,货币政策工具呢?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加工贸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半壁江山的国家而言,汇率调整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有限。我们可以赞同人民币汇率渐进升值,也可以期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放宽,但不应指望汇率发生戏剧性的大幅度调整。 面对单个并不完美的政策工具,我们应该考虑采用“组合拳”: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汇率水平逐步小幅上调,这样可能会加大外汇投机的风险,也激励对外直接投资,但好在一年来中国企业的表现表明他们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强于此前的普遍预期;由于其它主要经济经济体普遍加息,我们利率调整的空间扩大了不少,这样在适当时候我们未尝不可以考虑适度加息;强化对境外资本进入泡沫横飞的资产市场(如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此外,对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多元的,而且多元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宏观调控传统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对外经济平衡。其中抑制顺差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提升产业结构之间有一定冲突,这就需要一个全面的权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