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严控外资炒房能遏制房价虚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1:0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未宏 报道

  日前,据网上一场名为“外资炒房是否应控制”的联合调查显示,近八成被调查网民认为,外资炒房是拉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百姓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外资炒房给予限制性调控。

  房价虚高关键在于外资炒房

  买房,对于许多在大中城市工作生活的人而言,似乎是那么的遥远,可望而不可及。《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询问许多25-35岁左右在北京工作的青年如何购房时,他们大都是想要或者已经通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来进行。这个想法并不新奇,据相关数据表明,国内个人购房91%以上民众的个人住房是通过按揭贷款来完成的。

  有数据表明:2006年第一季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256亿元,仅为2004年同期的1/5,不及2005年的一半。这也就是说,近一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国内居民其中也包括炒房者住房消费大量减少并发生了根本逆转。但国内房地产市场却异常活跃、价格迅速上涨,如北京与深圳,第一季度房价上涨20%以上。

  同时,国家自今年4月以来,已经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市场的

宏观调控政策,为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降温。但似乎收效甚微,房价仍是一路飙升。

  这样一组对立的数据和事实,不免引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好奇。其原因何在?《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获悉,近两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产生大量办公楼、商铺、住宅等房地产需求,花旗、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海外投资机构纷纷在我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房地产投资行动,导致房价上涨结构恶化、吹大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

  据新华社报道:“进入2006年,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楼市,海外机构投资者空前活跃,整体收购案明显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大量进入内地楼市,对楼价攀升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外资炒房应该加以控制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上海知名二手房中介公司、汉宇地产总经理施宏睿说,外资基金的物业投资类型正在变化,从对商务写字楼的收购,转变为对中高档住宅的收购。施认为,高档住宅无论是整体转让还是单套出售,在交易速度上都比商务写字楼快,而且交易成本也相对低廉。外资基金大量‘吃进’高档住宅,更有可能是进行短期操作。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2005年海外机构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投资34亿美元,但业内普遍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部分无法核实的交易未被统计在内。

  机构投资者做了哪些交易,量是多少,这是比较透明的。但是对于那些通过代理机构、通过个人进行购买或者通过股权交易,还有一些不被了解的手段等等各种途径进来的海外游资,实在是很难统计。由此可见,境外人士投资购房之疯狂,令人咋舌。同时,国内对于外资助长内地房地产泡沫的指责也不绝于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炒作已经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中重大的祸害,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政府要严厉打击国外资金进入国内房地产。

  出台政策遏制房价虚高

  易宪容认为:外资地产公司根据其投资的目的有着两大类:一类是外资开发商,在我国内地大都是长期投资开发,对城市建设发展有推动作用,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如大量港资地产企业、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企业、台资企业等。另一类主要来自欧美的基金公司,它们以投机为目的,以资本为利器,以收购为手段在市场上频繁操作。其中,国际上顶级的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高盛、JP摩根、花旗地产等参与其中。

  同时,国内对于外资炒房的态度问题也分为两大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力是外资设限问题上的“强硬派”,他甚至主张将房地产置于资本科目下进行监管。但在“温和派”看来,应该采用税收等技术手段增大外资的成本,降低收益,对其进行控制。据悉,相关主管部门比较倾向于后一种思路,对于将房地产列入资本项目下进行外汇管制并不持支持态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各国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对非居民投资或购买房地产进行必要限制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在“国六条”及9部委“十五条”细则的严控形势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商务部纷纷表态,称可能在近期出台技术性措施,限制外资过多、过快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协助稳定房价。

  新加坡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北京地区副总经理毛大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就算有国家对外资进行限制的话,也主要是集中在外汇管制领域,如果相关政策出台,不出意料的话,应该对一些投资机构、基金影响比较大,对开发型企业应该影响不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