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收入分配·流动性·利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郭继丰

  关于收入分配

  中共中央日前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是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动。

  中华工商时报:收入分配改革重在“做大”中等收入。7月4日的《中华工商时报》发表社论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尽快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但从根本上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数量,增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人群中的比重,让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压缩到最小。

  文章认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中等收入者”进行界定和划分?过去,人们一般将中等收入者与中产阶层或一部分先富裕者混为一谈。现在,有人认为中等收入者应包括

公务员、教师、科研人员、一般公司职员以及职业军人等。而从长远看,企业的技术工人,城镇中第三产业的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等也应纳入中等收入者的队伍。显然,对中等收入者群体特征的研究、分析,对他们的收入增长方式的研究、分析,必须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刘小玄: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不公平的垄断交易机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在7月3日的《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一文,文章认为,收入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公平的垄断交易机制,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和方向在于,要从源头上解决,从权力交易机制的改革上入手。政府需要有长期最优的制度改革目标,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任何短期政策都需要服从于长期最优目标,要实行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和薄税利民的公共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以分散的个人所有权为基础的公平交易目标。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消除这些不公平交易机制,但是,我们需要明确最优转轨的基本目标,并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而不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关于全球流动性过剩

  全球资本和资金的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但也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流动性增强的各种风险。

  邹新:流动性过剩威胁新兴经济体金融安全。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经济师邹新在7月6日的《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文,文章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各经济体经济政策效应及经济运行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与全球经济失衡并存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致使全球资产价格出现空前大涨,不仅涵盖股票、债券、房地产、石油、黄金及艺术品投资等市场,还基本上席卷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其广度和深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存的大背景下,全球资金出现大规模跨境流动,巨额资金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从而诱发更多的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全球经济失衡与全球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提出了挑战,一旦发生无序调整,将对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产生威胁。

  世界银行:全球资本流量出现激增。世界银行《2006全球发展金融》(第五章)指出,国际私人资本流量的激增和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资本流量的主要接受国——中等收入国家提供了一个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增加、改革的推进与公司治理的改善并不完全匹配;在很多国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很多国家仍然缺乏足够的能力,来管理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部分自由化的资本市场相关的风险。很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巨额官方外汇储备的形成使得货币和利率风险高度集中于央行的收支平衡表,这里面潜藏着负面的财政影响。在国际方面,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输出资本,其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的日益加大,成为了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脆弱性。

  关于利率

  央行自提高贷款利率后,决定从7月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是否会提高存款利率?中国提高利率的国际利率环境如何?

  于建国: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把银行外的流动性吸纳进入银行系统。7月7日,国研网转载海通证券研究所于建国博士《调高存款利率时机成熟》一文,文章认为,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有利于把银行外流动性吸纳进银行系统,从而提高央行宏观调控的覆盖面。于建国认为:6月29日,美联储再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5.25%,这使得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进一步增大,银行外流动性规模也将相应扩大;国内在提高存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情况下,银行内流动性萎缩、银行外流动性正在膨胀,央行在调控银行流动性时,不应忽视对银行外流动性的调节。在银行内流动性萎缩、银行外流动性膨胀情况下,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有利于把银行外流动性吸纳进银行系统,从而提高央行宏观调控的覆盖面;在资金市场价格上升,CPI未来价格走高,人民币和美元利差扩大的情况下,提高人民币存款利率的时机已经成熟。

  马尔科姆·奈特:全球利率基本上处于下滑趋势中。国际清算银行总裁马尔科姆·奈特在《银行家》(2006年第6期)发表《全球长期利率为何如此之低》的文章,认为全球利率基本上处于下滑趋势中。文章认为:就像名义收益一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指数化收益也呈现一种缓慢的下滑趋势;许多国家长期实际收益的下降很明显,这是一种长期的世界性现象——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以及许多其他国家都普遍存在;尽管模式不同,日本的长期利率也同样非常低。真实长期利率的下降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起,通货膨胀一直比之前10年的通胀更低更稳定;近几年来连续的金融改革,市场承担风险的能力提高了;意愿储蓄的增加造成了长期真实收益的持续下降;相对于名义GDP而言,货币和信贷增长更快。2006年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如果看得更远一些,在下一个五年到七年的时间中,黑暗正悄悄来临;与这一可能有关的风险是,真实利率虽然低,但却在上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