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刘杉:低利率在鼓励居民炒房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00:53 中华工商时报

  □刘杉

  如果说央行鼓励居民炒房,那么央行有点冤枉,毕竟是央行最早提出报告要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不过,从央行现行利率政策看,其又的确会起到鼓励居民购房的效果。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建议,央行应该尽快加息。同时,该报告还
认为,央行4月份的加息政策有问题。当时,央行决定只对贷款加息,而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认为,央行4月份的利率政策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扩大,其结果是,商业银行加速提供贷款,进一步推动投资过热。

  我同意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这个结论。

  统计数字表明,在央行4月份加息后,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继续膨胀,前5个月即完成了全年信贷计划的75%。正是信贷的大规模增加,导致实体经济投资过热,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也继续保持价格上涨的趋势。

  我在6月中旬写过一篇评论,题目是《该是提高存款利率的时候了》。该评论的主要观点就是,由于存款实际利率几近于零,居民为了防范通货膨胀,不得不把存款投入到房地产等资产市场,以实现保值的目的。如果央行不提高存款利率,就会进一步刺激居民购买住房,从而持续推动房价上涨。事实上,随后的有关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即5月份居民购房意愿有所提高,而存款增速放缓。

  不可否认,央行的利率政策从几方面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投资。

  首先是低贷款利率政策强化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意愿。由于实际利率较低,借款成本相对于投资收益预期显得无足轻重,这就加剧了投资者的投资冲动,使得实体经济和资产市场均出现投资旺盛的局面。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的低利率,不仅鼓励了缺乏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提前购买住房,也使得投资客获得了大量低成本的投机资金。

  其次是存款利率不变政策影响了消费者的货币需求。如果将消费者对货币持有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类的话,由于存款利率没有提高,使得消费者存款的机会成本增加,消费者就会强化货币的投机动机,也就是把存款转化为投资,直接进入房地产等资产市场进行投资。

  第三是银行存贷利差的扩大导致流动性进一步泛滥。由于银行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为了追逐利润,银行就会尽可能增加给企业和居民的贷款,甚至违规向政府提供一揽子贷款额度。由于银行提供信贷的主动性很高,使得投资者很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资金泛滥的结果必然是地价不断升高、房价持续上涨。

  正是在这三个因素刺激下,房价不断上涨,以至于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效用。

  钟伟在一篇题为《房地产业充当了吸收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载体》的文章中认为,正是房地产业解决了银行棘手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钟伟的这个观点实际上反证了货币政策推动了房价上涨的结论。

  当然,不能简单地批评央行,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处于两难境地。在

汇率改革没有出现大动作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连续加息,则不仅国际游资坐享其利,而且还可能诱使更多的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导致流动性更加过剩。而如果不加息,则无法抑制投资过热和房价猛涨的局面,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周小川处于两难之中,如何将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很好的配套使用,需要大智慧。鼓励居民炒房不是央行的初衷,但如何抑制房价,则需要央行拿出有效的办法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