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变动的雁行:中日经济再定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姚海天

  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扩大,中国作为日本贸易对手国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同时,日本经济却进入低增长期,国际上甚至出现了“亚洲的重心正在从日本移向中国”的观点。

  作为亚洲影响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经济之间这种此消彼长的发展势头使得中日经济的相互影响力和对地区经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日经济之间的重新定位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日贸易新动向

  经过二十多年增长率超过9%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2005年中国经济规模达到GDP2.3万亿美元。而日本经济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空前繁荣的泡沫后,进入以1991年经济泡沫破裂为开端的长达十几年的停滞期,直至2006年才开始出现个人消费趋于坚挺、民间设备投资连续增长等经济自律复苏的迹象。

  虽然中日经济发展的势头差别很大,但是,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却一直处于“快车道”,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就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计算,2005年的中日贸易总额为1893.9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2.7%,从1999年起连续7年创中日贸易额历史记录,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国,日本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目前,中日贸易虽然依旧处于增长态势,但是,贸易扩大的步调却在放慢。

  变动中的“雁行”

  日本的资金、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可以弥补中国的弱点,而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有助于日本企业降低费用和发展壮大自己。1972年中日建交后的经济联系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19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于日本,中国是原料产地和生产基地,更是市场。对于中国,日本则是先进技术来源和外汇来源。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出口创汇能力低下,往往无法满足引进技术、进口先进设备对外汇的需求。中日之间的贸易给中国的初期发展提供了当时紧缺的外汇,也为中国加入国际贸易体系、提升产业和贸易结构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中国受益的同时,日本对中贸易也快速增加。随后,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对中国技术进步、增加国际贸易也起了重要作用。同样,日本企业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对于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雁行模式”理论给出了形象的概括。

  “雁行模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博士于1935年提出,之后经过多名学者的拓展,不仅用于描述一国内部产业发展,也常被用来描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状态,日本拥有发达经济和高水准的科学生产技术,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使得东亚其他国家受益,经济得以发展,技术水平逐次提高。“雁行模式”虽然有美化日本的成分,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在改革开放之初,在东亚诸国中,中国经济处于“雁行模式”的“雁列”的后方。这种定位是恰当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亚洲四小龙”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也实现了飞跃,原有的“雁行模式”还没有过时,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变化。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已经逐渐接近日本,中日之间经济规模上虽然存在差距,但是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成为日本不可低估的竞争对手,影响力上出现两强相争的态势。

  东亚贸易新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先是从进口消费品开始,逐渐进化为本国内生产,然后进入出口阶段,国内产业由此而成长起来。此过程中,资本密集型生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必不可少。中国到目前的经济发展也基本遵循这种模式。不同的是,在以中日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形成了新型产业内贸易结构。

  中日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纺织品、电气设备、电子仪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中国从日本进口材料和部件,再从中国把制成品出口到日本这种委托加工的方式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随着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市场经济得到强化,中国、日本以及韩国和台湾地区之间伴随着制造业的集中已经形成了国家地区间的新型生产网络和产业内贸易结构,以IT相关领域为例,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生产

半导体制造装置和电子部件,然后出口到中国沿海地区并组装为成品,再出口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

  一般来说,人均GDP在达到1500美元时,对汽车等大型耐久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超过2000美元时,对高级服装和高级

化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好处于这一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不久的将来,还将成为“世界的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