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探求收入分配改革 > 正文
 

给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三点建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陈军华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据7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央即将启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围绕增加社会公平进行。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和民生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迈入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行列”,“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那么,应该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呢? 笔者在此提出三项建议。

  第一,加大民生投入。医疗、教育等之所以成为公众沉重的压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投入过低。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吴忠民指出,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我们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也就罢了,但比非洲那些贫穷国家还低,就说不过去了(《中国青年报》7月5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这些带有公共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出现巨大资金缺口,最终只能转嫁到公众身上。

  以教育为例,现在,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都在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但只有中国将义务教育划分为“收费”和“免费”两种。199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2%,而我国至今距4%的目标尚远,教育返贫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穷人从沉重的教育、医疗等压力下摆脱出来,增大民生投入应该作为一个改革的前提。

  第二,引进竞争,打破垄断。导致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一些国有垄断行业不断拉大与其他行业的差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日前表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垄断拉大贫富差距源于三个因素:其一,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二,垄断企业以向公众转嫁成本等方式,对公众展开掠夺,导致低收入者不堪重负。其三,垄断的存在,剥夺了公众通过公平竞争摆脱贫困的机会。因而,要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坚决打破垄断,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导致税收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甚至,个别税种还有“劫贫济富”倾向。比如,个人所得税,200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将近1800亿元,65%来源于工薪阶层(《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8月22日)。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收入调节税缴纳的主体,这与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初衷相悖,有违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即使在所得税改革后,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的情况也未有根本性改变。

  因而,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也应该注意改革税收制度设计,以“损不足而奉有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