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中行登陆国内股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19:5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 怎样看待中行登陆国内股市? 新华社记者 谢登科 中国银行在完成了海外上市后,5日在上海高调登陆国内股市。由于其发行股份数量、总资产和净资产都刷新了A股市场此前保持的最高纪录,中国银行的国内上市行为受到了投
作为首批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公司治理、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银行的未来显然值得期待。因此,中行6月1日在香港挂牌上市时,其发行价格虽然相当于中行2006年预测市净率的2.18倍及市盈率的22.35倍,却依然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热烈追捧,香港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分别达到76倍和20倍的超额认购。一个月来,中国银行股价升势明显。 应该说,一家能够赢得国际财团和其他投资者青睐的中国金融企业,是没有理由不受到国内投资者欢迎的。首个交易日中国银行以3.99元开盘,比3.08元的发行价上涨了29.55%,最后以3.79元报收,涨幅为23%,并带动股指上扬。可以说,这一走势反映出国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质地”的认可。可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又让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行的登陆提出了担心。有人说,国内证券市场的容量太小,装不下中国银行这样的大公司。还有人说,一有大盘股上市,国内股市就必然下跌。更有市场分析人士直接把前一段股指下跌归咎到中行登陆A股的计划上。 必须认识到,目前的中国股市,无论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需要。纵观全世界的股市,没有一个拒绝好企业上市的。在国内停止新股发行的一年间,国内股市也跌了一年;而同期香港新上市几千亿元,连创历史新高,股市却一路走好。坦率地说,我们的市场不是缺钱,而是缺少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存在银行的十几万亿元存款在时刻等待着投资机会的到来。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真正能够反映中国经济成长的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寻求境外上市,这些企业集中在银行、电信、能源、保险等“经济命脉”领域,多为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的大型企业或超大型“航母”。在香港股市,排在上市公司前10位的公司,有一半来自内地。有人作出预测,未来10年间,还将有上千家中国企业谋求海外上市。这些公司的巨大利润主要依靠国内消费者来实现,而可观的回报却留给了国外的投资者。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对于股市融资有着巨大需求的新兴市场来说,这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 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理性的投资行为。根据公开披露的数字,海外上市的中石油2004年实现净利润1029亿元,这一数字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包括A、B股)上一年利润总和的一半还要多。根据测算,中国银行A股股本的总市值达5300多亿元,其成功登陆,势必成为左右大盘的“超级力量”。如何形成优质企业海外上市与内地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良性互动,如何处理好内地消费者、利益相关者和国际投资者等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不仅考验着证券市场的业内人士,也考验着相关政府机构的能力和智慧。 目前,我国股市的市值只相当于美国股市市值的3%,要把中国的股市真正办成国际性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要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话语权,就迫切需要注入源头活水来扩大规模和改善结构,推动更多包括资源型、垄断型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和中央汇金公司负责人最近分别表示,国家支持已经在境外上市的H股公司重回内地再上市。只要市场许可,国有银行可随时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除了中行以外,中国工商银行等一些“重量级”企业正相继开始为国内上市进行着积极准备。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银行超级蓝筹股登陆国内股市,不仅为国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金融改革成果提供了机会,也理应成为催生中国股市改革发展的新生力量。(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