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改革将决定税改进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06:06 中华工商时报

  刘黄/文

  尽管专家一致认为,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改革是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头戏,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的看法看来更深入一步。

  高培勇对当前税改的形势判断十分明确:新一轮税制改革还未真正到来。企业所得
税改革仍处于预热期,而增值税改革目前仅仅在外围取得一些成效,还未真正进入核心改革。高培勇同时说,两法合并的拖延,“直接拖累了增值税转型改革”。

  高培勇说,在税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当中,

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改革处于重头戏地位,它们之所以能够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其原因无非是三条:第一,这两类税的改革带来的税收增减的规模最大;第二,这两类税牵动的纳税人的范围最广;第三,这两类税对中国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最深。也正因为这样,高培勇表示,这两个税种的改革目前在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当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而这两个税种的改革的进退,实际上能够决定着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程。

  高培勇断言: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将是一个阻力颇大的改革。原因在于,目前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处于等待着向全国推广的时间段,而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尤其两法合并即统一内外资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工作却仍僵持。

  目前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即将迈入第三个年头,高培勇说,增值税转型改革所面临的抉择实际上只有两个:一个是不再等待企业所得税改革而单兵突进,但是如果失掉了利用增值税转型改革所可能带来的平衡税负增减效应这样一个很好的机遇,中国今后的两法合并启动的难度将会更大,甚至因此可能无限制的拖延下去,成本和效应两者相平衡,究竟做怎样的取舍,我们必须慎重考虑。而另外一个选择:等待着企业所得税改革启动之时同时启动,那么从目前企业所得税改革进程来看,意味着增值税的转型试点还要再继续试点一年半时间,成为中国1978年改革以来,所进行的试点时间最长的一个改革。

  增值税的转型改革进程实际上已经系于两法合并的进程。高培勇说,目前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在等与不等企业所得税改革之间做艰难的抉择。企业所得税的改革,直接拖累了增值税的转型。他认为,一个比较巧妙、贴近中国现实的改革思维是,把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改革合并在一起,一并推出。因为增值税的转型,通俗的讲其实就是增值税税基的缩减的改革,意味着是给企业减负,如果能够把增值税的减负效应和企业所得税改革当中对于外资企业有可能带来的增负效应两者捆绑在一起,增减效应互抵,企业增值税改革的阻力是有可能大大弱化的。

  分析当前增值税转型改革和企业所得税合并改革无法如所预期的那样顺利推出原因,高培勇坦率地说,其实税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就是既得利益格局的碰撞。税制也好,税负也罢,最终都要涉及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既得利益格局。比如,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从目前来看,至少已经牵扯到三方面的利益主体:其一是企业利益主体,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尽管有大量的论证认为,目前中国的合资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他们不再关心税收优惠方面的蝇头小利,而更关心中国的大市场。但不管怎样,两法合一改革还是要提升他们的税负负担,这显然是对其既得利益格局的触动;其二是主管部门的利益主体。在我国政府部门中,有些部门是专门掌管外商投资企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引进规模的变动,直接决定着这些部门的工作成绩,因而他们也会在这样一种改革当中受到既得利益方面的冲击;其三,中国沿海开放地带的地域利益。尽管目前全国实行的是统一的税负政策,外商投资企业不管在哪儿投资都会享受到既定的税收优惠,但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东、中、西部分布的格局情况来分析,绝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集中于东部以及沿海开放地带。高培勇指出,正是这样一种既得利益格局冲突产生的矛盾,使得企业所得税的改革被

  一再的拖延。而这实际上也告诉我们,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真正启动,最重要的在于突破各种既得利益格局的围追堵截和困扰。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两法合一,或者叫做两法合并,实际上是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关键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