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美国人为什么不仇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文/傅勇

  如何看待不平等是个跨越时空的问题。两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用多说,孔子的这一“均无贫”观点已被我们自己的经历所证明:平均主义会造成普遍的懒惰,使整个社会失去进取心,永远停滞在贫穷的阶段。相反,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学家把不平等看作是提升效率的手段,他们倾向
于认为:“因患寡,而患均”。

  如果抛开公平与效率的尺度,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低收入人群对不平等是不是就是绝对厌恶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之间最近的情况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众所周知,衡量收入差距的通行指标是以统计学家基尼命名的基尼系数,其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被定为0.4。最近一期的《经济学家》杂志表明,如今美国的基尼系数也超过了0.4,成为整个西方发达世界的龙头老大。美国总统肯尼迪曾有一句有名的谚语,“上涨的潮水(比喻经济繁荣)将抬起所有搁浅的船只”。1995年以前情况确实如此。那时美国生产率的跳跃性增长,惠及大众。然而,在2000年以后,事情有所变化。生产率同样又开始增长,但是,它只抬起了更少的船只。在对通胀率进行调整之后,一个典型美国工人的工资,自从2000年以来,仅仅增加了不到1%。而在1995-2000年之间,增长了超过6%。相反,只有最熟练工人的钱包在当前的经济繁荣中膨胀。这意味着,生产率上升的果实向高收入者倾斜严重。

  然而,美国和中国的一个明显不同在于,美国人并没有走向仇富。收入较低的美国人所抱有的想法是:加入富人群体,而不是缩小这个群体。实际上,在美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相信,即便你是白手起家,只要你努力工作,遵纪守法,美好富足的生活之门向每个人敞开。这是美国梦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让普通的美国人更能够忍受经济波动的艰辛,并接受不平等和不安全的现实。

  事实正是如此。即便是在贫富分化严重的今天,普通的美国人相信可以由贫到富的比重自1980年以来增加了20%。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美国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极为通畅。

  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政策导向。相比之下,美国人更加看重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而不是重新分配财富的作用。因为欧洲和日本不平等的程度要明显小于美国,然而,人们对社会

蛋糕分配的普遍不满却总把政府搞得焦头烂额。

  另一个更有力而直接的证据是,虽然只有1%的家庭缴纳

遗产税,然而,不久前超过70%的美国人支持废除遗产税。这也与中国日益高涨的征收遗产税的呼声形成对比。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梦”式的社会流动性也有一定的狭隘性,一种奇怪的“仇贫”心理却在滋长。美国人虽然不愿意把问题归结到他们富裕的同胞身上,但却把矛头指向了比他们更贫穷的外国人。一项针对外交事务的民意调查发现,近90%的美国人担心他们的工作会流失到国外,超过6成的美国人憎恶自由贸易,就连主流经济学的泰斗保罗·萨缪尔森也一反常态地指出自由贸易损害美国福利的可能性。这样的呼声很自然地传递到政客之中。很多迹象表明,虽然美国经济仍然增长强劲,但是这个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限制自由贸易。

  无论如何,同样面对收入差距超过警戒线并持续加剧的社会问题,人们有可能表现出相当不同的容忍程度,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大小。我们或许可以说,社会流动性是社会不平等的镇痛剂。因为,只要有梦想,明天总是新的一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