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全民低保并非乌托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4:01 法制晚报

  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日,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惊人观点,认为中国实现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实现全民低保,是国家财力完全可以做到的,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补偿问题,国家财力也是可以支持的。”

  吴敬琏这一最新观点,有人认为过于前卫。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已延续多年,而对于全民低保的实施时机,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重大分歧。

  在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出台以后,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已经以立法的形式得到确认。但是,占全国人口总数80%以上的农民,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是“应保尽保”,我以为,“全民低保”的最重要之处,就是有助于实现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

  对于“全民低保”,筹集资金无疑是最核心的问题。政府有责任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因此,资金的来源应以政府财政为主。农村低保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我们先可以来简单地算一笔账。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不久前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按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人每年1000余元左右,那么,农村低保所需的资金至少是2365亿人民币。2005年,我国全年的财政收入是3万亿元,这样算来,农村低保所需的资金只占全年财政总收入的7.9%。按照这个比例,“全民低保”并非乌托邦。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说,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只要

公务员们少买一辆
豪华车
,少吃一顿豪门宴,少建一点豪华办公楼,2365亿人民币并非省不下来。

  “反贫”理论中有一个“贫困陷阱”的概念,一个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或区域,由于拿不出好的思路、措施摆脱贫困,就会不断地产生贫困,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且无法自拔。近些年,政府虽然加大了用于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却放缓。继续沿用以前的“开发式”扶贫,显然不适合这2365万绝对贫困人口。对于这些用常规方法扶不起来的“贫困”,最关键的,恐怕是有赖于“全民低保”的健全。

  彭兴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