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煤电联动机制是反市场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21:09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记者 朱力

  新的“煤电联动”方案的推出似乎时机已经成熟,近日有关专家透露,二次煤电联动的调价方案预计将于6月下旬发文,7月份正式实施,此次整体销售电价涨幅为每度电0.025-0.026元,火电整体上网电价涨幅在0.015-0.017元。但自有传闻以来,批评之声从始至终不绝于耳。两个完全不同的价格机制谋求不得已的联接,使试图“淡出”的发改委已经愈陷
愈深,难以自拔。

  由于煤炭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的问题,国家于1993年放开了煤价,让煤价走向市场。但是煤炭作为基础性资源,在2001年以前,国家在电煤价格上留了一个“尾巴”,即电煤价格由国家计委确定指导价,之后由企业协商,政府出面协调。但是从2002年开始,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

  与此同时,“计划电”的改革严重滞后,五大发电集团的电价仍由国家控制,为此,五家电力公司的领导还联名向发改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由于对煤价上涨消化能力弱,希望国家维持电煤价格不变。这显然是煤炭企业无法答应的,双方的价格之争也由此而起。

  然而,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已经喊了多少年,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政府仍然控制着电价和运力,没有在电价的制定和铁路体制改革基础上将电煤价格放开,给其自身协调自然增加了太大的难度。

  面对“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不协调,使本来试图解决电煤之争的“煤电联动”方案事与愿违,煤电之争也在方案执行中再度延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钱平凡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成本推动价格的定价模式。”煤电联动机制使得电价走上了“成本定价”的老路,主导部门在用“行政的手”干预市场。

  因此,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将煤、电推向市场,让企业接受市场的洗礼,在市场中找到生存和发展之路,毕竟,在适应市场方面,企业比行政部门有更高的悟性和更快的适应能力。

  早在第一次“煤电联动”实施时,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就表态说,“要走向市场,价格应全面放开,由市场配置资源,用价格指数确认

煤炭价格究竟是合理波动还是不合理波动,再进行调控。要依法调控,而不是行政命令调控”。

  这一次,武承厚提出了煤电联营。“煤电联动是暂时缓解‘煤电之争’的过渡之举,煤电联营才是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电力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加大输煤输电的速度,加大发电。如果电力市场不好,发出的电同样返回煤厂,就是发电自用,煤厂自用,煤厂发出电来,用电的成本低了。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解决“煤电之争”,也能促进电价市场化。同时,还可以增加投资机会,吸引民资、外资,多元持股、多元发展,创造更多效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