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因替代能源问题而反对新能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5:32 第一财经日报 | |||||||||
林纯洁 最近听到三则消息。 第一是本月美国科学家在一篇报告中重申了一个早已被人们熟知的结论:人类活动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第二是一部新电影将上演,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美国政府规定,到2000年美国市场上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并规定给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补贴。在此推动下,通用汽车在1990年开发出一次充电可以行驶190公里的电动车,这一成果还与杜里埃设计出美国第一辆汽油机汽车等事件一起被列入了百年世界汽车大事记。 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又暂缓了这个法规的执行,理由除了一些技术以及经济原因外,还有“消费者并不需要这种汽车”。该片用隐晦的语言表示,大型石油公司正通过强大的实力影响政府的决定。 第三个消息就发生在上周。由于从玉米中提取酒精兴起,美国一些糖产区的立法者开始希望他们也可以从糖中大量提取酒精,从而与目前极为红火的新型能源搭上关系。目前从糖中提取酒精在巴西非常盛行,虽然巴西的糖价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美国农业部经济学家依然表示,对酒精大量的需求以及巴西的成功经验,使得美国人值得花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 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主意,酒精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发展前途除了价格外,产量以及产量的稳定性也不可忽视。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质疑的声音,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的老朋友:石油公司。 “巴西只是一个特例。”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主席认为,巴西之所以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不是因为有酒精,而是不断发展的石油产业。壳牌石油的总裁也认为,由于谷物有限,从中大量提取酒精将对整个价格体系造成冲击。 或许这两位老板讲的都有道理,但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替代能源问题上,石油公司总是持否定态度? 显然,是因为替代能源的兴起会对石油产业造成很大影响,而石油公司也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实力来影响一些法规的制定。在目前的市场上,公众形象已成为企业巨大的财富,但愿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对此的理解不仅停留在电视广告中。毕竟一片蔚蓝的天空是我们后代共同的财富。(作者为本报财经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