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陶冬 > 正文
 

陶冬:中国货币政策雷大雨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 02:04 财经时报

  陶冬

  不是人民银行不愿意大手抹干过剩的流动性,不愿意考虑大幅加息,而是其政策措施处处受到汇率政策的掣肘。面对流动性这只刺猬,人民银行似乎无从下口。只要为汇率牺牲利率的思维不打破,利率上升幅度就一定小,央行在抑制流动性上的举措就一定雷声大雨点小

  目前,中国经济有三大“过”:投资过热、产能过剩、房价过高。这些问题既有通胀因素,又有通缩因素,既涵盖了生产,又涉及到资金,是典型的并发症。笔者认为,三大“过”全部是症状,而非病因。

  其实投资过热、产能过剩、

房价过高源出一处,即泛滥的资金流动性。无论是投资反弹还是产能过剩,无论是信贷失控还是房价虚涨,归根到底都是过度流动性在作怪。

  为了对抗通缩,中国人民银行在几年前大幅减息,将中国的贷币环境拉到超宽松状态。之后经济趋向过热,但是央行的贷币政策却没有随之作出调整,利率水平没有正常化,货币环境也没有回复到中性状态。

  随着商业信心的复苏、银行信贷的回暖,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开始发酵,三年内先后酝酿出工业投资过热和房地产过热。应该说,泛滥的资金流动性是今天众多经济问题的症结。

  流动性过剩,几乎是经济学界对目前中国经济的一致诊断,政府也出台措施试图抹干过度的流动性。从贷款利率到准备金率,从公开市场操作到定向票据发行。措施不可谓不多,有些颇具创意,但给笔者以隔靴搔痒的感觉。

  以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为例,央行声称准备金率上升0.5%,等于从体系中抽走1500亿元资金。其实各银行有22500亿元放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其中包括近6100亿元超额准备金。6月16日准备金率的调整,不过是将1500亿资金由超额准备金账户移向法定准备金账户,对整体流动性及货币环境影响似乎不大。在引导市场预期上,央行的确作了大量工作,不过在真正抽紧银根的措施上,政策更像是温吞水。

  面对流动性这只刺猬,人民银行似乎无从下口。

  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政策被人民币汇率政策所挟持。不是人民银行不愿意大手抹干过剩的流动性,不愿意考虑大幅加息,而是其政策措施处处受到汇率政策的掣肘。在市场一面倒地认定

人民币升值前景之下,加息可能引来更多的海外热钱,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所以,公开市场操作也好、提高准备金率也好,前提是利率不能大升。

  在资金市场上,没有资金被大量抽走,而资金价格(市场利率)不升的道理。于是在货币环境正常化过程中,央行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在出台措施上花样翻新,但在政策力度上却轻手轻脚。

  从经济学原理上看,汇率政策本是货币政策的延伸,两者之间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不希望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这一限制大大地压缩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利率政策更因热钱忧虑而丧失功效。

  中国是世界上排名第四的经济大国,有自己的经济周期和运作模式。央行必须拥有独立、有效的货币政策来引导商业行为,调节经济运作中的周期性偏差,稳定物价。货币政策失调,导致了投资过热、产能过剩、房价过高。

  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对经济带来的损失,对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要远远超过汇率升值对出口和引进外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是后者的损失比较容易计算,并有利益集团奔走呼号。

  笔者相信,中国的息口在未来数月会有一、两次上调,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会持续。但是只要为汇率牺牲利率的思维不打破,利率上升幅度就一定小,央行在抑制流动性上的举措就一定雷声大雨点小。

  笔者的经济模型显示,中国的贷款利率需要上升3%,

存款利率上升2%,利率水平才能返回中性区间,货币环境才能得以正常化。美国联储也是在连续加息16次,利率上扬4%之后将货币环境由“超宽松”拉回到“中性”的。

  不过在中国,暂时看不到央行有类似的意愿、手段和决心。三大“过”未必会彻底消失,以后还可能出现第四“过”、第五“过”。

  (作者为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仅代表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