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诱惑:中非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上合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李巍 一次访问同一个地区的七个国家,这在改革开放中国的外交史上并非常见。时值中非关系开启50周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7日开始的非洲七国行引起了海外媒体广泛关注。媒体普遍认为,中国政府以资源战略为中心而重视非洲的姿态已被勾勒得十分清晰,中国正在继1960年代之后重新发现非洲。
中非相互吸引 英国《金融时报》在19号的一篇报道中说,温家宝的非洲之行“在为其腾飞的经济寻找原材料以及为其大量的产品寻找市场的同时,显示该国对非洲日益增大的热情。”50年前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只有1200万美元,而2005年达到了397亿美元。路透社19号也评论说:“温家宝是六个月内,中国访问非洲的第三位高级官员,这次访问突出了非洲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的绝大战略价值。” 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乍得和赤道几内亚是中国最主要的原油提供国。《金融时报》的这篇报道说:“非洲供应了中国近1/3的石油需求,正是中国对石油的巨大需求,使2005年的中非贸易额翻了将近三倍。” 日本《朝日新闻》日前刊登一篇题为《中国重视非洲姿态异常鲜明》的文章认为,“此次温总理访问的其他目的地也大都拥有丰富的矿产、木材等中国急需的自然资源。”2004年,中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购买的石油占该地区出口量14.7%,购买的矿石和贵金属占13.3%,购买的木材占14.6%。 与此同时,这种贸易的需求是双向的。《金融时报》引述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国对原材料的海量需求一举扭转了这些国家(特别是南撒哈拉国家)长期存在的贸易赤字,而它们拿着这些外汇来购买亚洲的廉价商品。”法国《世界报》6月10日一篇文章说,“中国2005年已成为非洲第一大供应者,超过了法国和德国,而且也是仅次于美国的非洲第二大客户。” 墨西哥《金融家报》6月8日刊发了一篇题为《非洲在中国注视下》的文章说,“中国在非洲建了11个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已经签署了30多份经济和科技合作协议。在这些政策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中非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直接助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6月13日,《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报道中说,“在非洲大陆的各个经济体中,中国成了重要参与者。它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推动撒哈拉以南的经济体实现了30年来最为快速的增长。” 除了廉价的商品,《世界报》还评论说:“中国还给非洲带来投资,而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却害怕到非洲投资。”除此之外,《金融家报》还引述伦敦经济学院的一句话说,“中国还向非洲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政治发展模式,这种战略在8国集团面前非常具有竞争力。” 带来发展,而非威胁 然而,伴随着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扩张,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也在产生。这种不安一方面来自于西方国家。《金融时报》说:“自从2005年,胡锦涛主席发起了针对非洲的积极外交政策以来,一些人权分子就感到忧虑,他们担心这种经济关系将有助于一些独裁者继续维持政权。” “对于这种忧虑和不安,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尼日利亚的国民大会进行了含蓄地回应:‘中国的发展将不会威胁任何人,相反只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华盛顿邮报》说。 与这种来自西方国家的不安相比,另一种来自非洲本土的不安更值得引起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华盛顿邮报》说:“在非洲,中国的产品随处可见,路上行驶的是中国的汽车,商场里是中国的产品,天空上飞的是中国造的飞机,中国的公司是非洲矿山和电信的主要投资者。”很多非洲国家担心,大量中国的廉价商品涌入非洲将会扼杀非洲的本地企业,而原材料的无止境出口,将最终伤害非洲国家自己的原材料供给。该篇报道引用非洲一位出版商的话说:“如果说昨天英国人是我们的主宰(masters),那么今天中国人来了,而且开始取代英国人的位置。” 对于这种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温家宝总理在开罗的记者招待会上给予了专门的驳斥,“‘新殖民主义的帽子绝对扣不到中国的头上,’温家宝说,此外他还提到,中国给非洲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以及派出了大量的医疗和建筑队伍。”路透社19号如此报道。 中国走进非洲,给非洲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中国企业要谨防西班牙的“烧鞋”事件在非洲上演。中国政府也应鼓励中国企业“合理”开发和利用非洲资源,以便帮助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互利格局。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中国与非洲的双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