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沦为空调的四点理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2:37 中华工商时报 | |||||||||
王石川/文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低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
旨在遏抑房价的“国六条”出台有些时候了,不曾想房价却逆市飞扬,比如领房价之先的大连,涨幅居然高达15.2%,这真让人错愕。当然,乐观地打量这种事与愿违的结局,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国六条”出台不久,彰显威力尚需假以时日。但是面对最近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迹象,笔者认为房价不降反升确属不祥之兆。 理由之一:“国六条”甫一出台,房地产商从故作镇静到叫苦不迭再到上海密谋,一步步稳扎稳打。孙立平说,房地产商无疑是一个发育程度最高的利益主体,他们对房地产调控与反调控的博弈最为娴熟,经典案例即是2003年成功反对掉了央行的“121文件”,促成了国务院18号文件的出台。房地产商的努力似乎没有白费,日前,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重新解读“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要占开发总面积的70%”,这是明证。 理由之二:调控政策的执行力遭遇软抵抗。以呼和浩特市为例,今年4月份该市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达14.9%,位列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首。新华每日电讯指出,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是房价上涨的有力助推因素。地方政府为何和房地产商合谋双赢?因为高昂的房价既能增加税收和政府财政收入又能转化为政绩。苏北某县级市政府负责人把房价4年涨3倍作为政绩津津乐道,北京市朝阳区某官员说:“敢于拉动房价是负责任的一种做法。”由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由之三:购房者的购房欲望炽烈不减。今年以来,北京房价不断飚升,对此,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指出:“本市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是消费市场的火热”。购房者买高的心态一以贯之,去年“国八条”出台后,购房者先是观望一阵,未几便赶集式买房,房价越高攀升,他们越蜂拥。难怪有人叹道:“需要抑制的不是房价,而是我们的欲望!”当然,有些人购房确属必要,如婚嫁需要、投资渠道单一,以及对调控政策的信心不足,等等。 理由之四: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釜底抽薪之道。正如《信报》载文指出,房地产热的根源之一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处境有关。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比以前显著减少。此外,地方政府的行政事业收费也受到掣肘;财政不继,令地方政府转向土地出让上动脑筋。无疑,房价越高越益于地方政府解决燃眉之急。由此可见,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没有找到替代品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地价和房价这两大收入引擎的。 去年的“国八条”声势浩大,让人浮想联翩,结果是一些城市的房价报复性地增长。殷鉴不远,此次“国六条”又遭遇出师未捷,已有人悲观道:“此次房地产调控,很可能以‘英雄未战身先死’的结局草草收场。”基于此,要避免重蹈覆辙,亟须从重视此次房价上涨入手。而欲使“国六条”真正落到实处,则需更开阔的施政智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