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将在失衡中较快增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8:09 《中国金融》 | |||||||||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 王 宇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的失衡现象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并成为我们研究国际经济走向、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世界
失衡的表现和分析方法 目前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逆差,2005年达到8065亿美元(见图1);二是亚洲国家经常账户大量顺差, 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见图2)。 经常项目的经济学意义是国际借贷,我们可以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经常项目差额进行分析(这一差额既包括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也包括亚洲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从微观方面看,国际借款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对进口和其他经常性的支付,因此,经常项目差额主要表现为贸易差额。从宏观方面看,国际借款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国民储蓄不足以为本国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资金,因此,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储蓄与投资的缺口。这两种分析方法是完全等价的。根据国民核算恒等式可以推算出,经常项目差额恒等于贸易差额加上国外净要素支付,也恒等于储蓄减去投资。 失衡的主要原因分析 美国经常项目巨额赤字的原因 储蓄率下降。美国经济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向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7%,2005年达到72%。与此相对应,美国储蓄率急剧下降,可用三个指标来说明。一是国民净储蓄率。这是一个剔除货币贬值因素后反映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总体储蓄状况的指标。 1994年美国国民净储蓄率为14%~15%,2001年后一直徘徊在1.5%。二是个人储蓄率。1995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为4%~5%左右,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2004年下降为 0.2%,2005年降至负数,为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三是储蓄占GDP的比重。1990~1999年这一比重的平均值为16.3%,2004年为13.7%(仅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从1990年到2004年美国储蓄占GDP比重的变动率为 -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美储蓄率下降是造成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 储蓄/投资关系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生产率持续大幅提高,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高速增长。生产率提高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影响了产量与需求的差额,进而影响储蓄与投资的平衡。也就是说,经济快速增长刺激了投资支出扩张;收入和资产价值快速增长扩大了消费,减少了储蓄,从而引起储蓄/投资状况恶化。近年来美国投资占GDP的比重则持续上升,这与美国储蓄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1990~1999年,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18.7%,2004年为 19.7%,也就是说,从1990年到2004年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的变动率为+1.1%,远远高于欧洲(-2.9%)和日本(-9%)。 储蓄战略改变。近年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使居民金融名义资产大量增加,消费意愿迅速上升。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增长中的60%与其住房再融资有关。1991年,在美国居民的家庭资产中,有价证券占13%。2000年年初,有价证券比例上升到35%。2003年年底,房地产比重首次超过有价证券。目前美国家庭持有约14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净值,是有价证券的2倍多。美国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战略逐渐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转移,表现为国内储蓄率不断下降和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 亚洲国家经常项目大量顺差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亚洲国家经常账户的巨额逆差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在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产出下降,但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以更大幅度下降,因而缩小了经常项目赤字。需要强调的是,这次危机带给了亚洲很多深刻的教训,使其选择更多地依靠自身积累(包括家庭和政府部门的储蓄)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不少亚洲国家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多数亚洲国家选择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口-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这一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却抑制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导致该地区形成了过高的储蓄和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 投资率下降。尽管亚洲国家(除日本外)正在以较低的赡养率推动着较高的储蓄率,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也推动了中东以及其他石油出口国的储蓄率持续攀升。但是,有研究表明,最近几年亚洲地区出现的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并不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而是投资率的下降的结果。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地区投资急剧下降。1996~2004年亚洲(除中国和日本外)投资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实际上,金融危机对投资需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妨害了拉丁美洲的投资,亚洲金融危机同样对亚洲地区的投资产生了不利影响。1997年之后,亚洲国家的投资系数均呈负值。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形成了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的集中并进行面向世界生产的新格局,表现为跨国外包发展与全球供应链延长。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出现,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而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都有可能导致“贸易失衡”或“经常项目的不平衡”。 失衡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宏观经济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失衡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引起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要解决由要素流动形成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涉及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国际分工体系等深层问题,很难通过个别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在解决失衡问题上,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可以发挥作用,但其作用有限。也就是说,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可以将经常账户差额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但其作为总量政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调整储蓄率来看,虽然通过利率政策可以调整储蓄水平,但无论是美国提高储蓄率,还是亚洲国家降低储蓄率,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储蓄率不仅与利率水平有关,还涉及一国的经济和文化传统,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消费习惯等,任何政府都很难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改变一国的储蓄率。 实际上,无论何时、以何种方式对失衡加以调整,都会涉及三个广泛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美元实际汇率需要相对亚洲国家货币贬值,以减少亚洲国家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二是美国内需增长应逐步慢于产出增长,以使其净出口有增加的余地。同时,美国需要提高储蓄率,减少对外部储蓄的依赖。三是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应扩大内需,以减少净出口,并降低储蓄率。很明显,这三个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够真正得到解决的。 从表面上看,利用汇率调整最容易,只要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升值)就有可能减少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但实际上,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相对容易,而对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它远远超过了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范畴。亚洲金融危机冲垮了亚洲国家曾经普遍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其不得不转向自由浮动。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因原罪而引起的浮动恐惧”,一些亚洲国家又重新回到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上,这些国家的政府都对本国外汇市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2002~2004年,美元曾对欧元和日元大幅贬值,最高跌幅达到50%,但是,由于亚洲货币普遍钉住美元,因此亚洲国家和美国的贸易差额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调整。 即使亚洲国家的货币能够自由浮动,汇率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一,单个亚洲国家的货币升值只会改变美国进口商对进口地的选择,不会改变整个亚洲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第二,亚洲国家的货币升值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亚洲地区的高储蓄传统和消费习惯。第三,一些亚洲国家需要贸易顺差。对于一些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来说,较快的出口增长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对于一些饱受亚洲金融危机之苦的国家来说,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意味着较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亚洲国家,“顺差饥渴”和“外汇储备偏好”可能会伴随其“赶超过程”的始终。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以将失衡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世界各国正在为消除失衡进行着各种努力,正是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失衡程度,使世界经济能够在失衡中保持较快增长。也就是说,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将世界经济失衡问题限制在一定限度内,避免使其演化成危机,从而为通过渐进方式解决失衡问题赢得时间。 就财政政策而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增加是由其储蓄率下降引起的,而其储蓄率的下降则与其财政赤字有关。2001~2005年,美国财政余额占GDP比重从+2.5%下降到-3.5%,储蓄占GDP的比重则从16.2%下降到13.7%,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从4%左右上升到7%以上。因此,要降低经常项目逆差,就必须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减少进口。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已经在减少预算赤字方面有所行动。在2005财政年度中,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下降为 3186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从货币政策方面看,2004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持续16次以同样的幅度提高基准利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上升了5%。对于储蓄短缺、资产依存度极高的美国经济来说,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于抑制过度消费。随着美元利率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降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趋缓可能提升未来两年美国的储蓄率。 此外,近年来由于日本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主要由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失衡程度可能会得到一定缓解。 目前的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 从理论上讲,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贸易顺差或经常账户顺差,在另一时期内出现贸易逆差或经常账户逆差。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必然同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必然同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 从现实出发,就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看,失衡是存在的,而且也是严重的,在长期内不可能持续。但是,在短期内,由于这种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因而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可持续性: 第一,亚洲国家储蓄多,美国消费多;亚洲地区的劳动力多,美国市场资本充裕。这些分开来看是不平衡,放在一起看则是相对平衡。 第二,在目前国际分工的新格局中,美国相对充裕的资本和技术与亚洲国家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 第三,目前亚洲国家以债券的形式积累了对美国的债权;美国以直接投资的形式积累了对亚洲国家的债权。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不平衡,从本质上也是一种相对均衡。因为它根源于美国与亚洲国家金融市场效率的差异。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市场之一,而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善性。随着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失衡会自动得到纠正。 第四,近年来出现的跨国外包与供应链延长是世界经济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公司利润,发挥了各方的比较优势。实际上,2001年以来,包括美国和亚洲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都基本上实现了较低的通胀率下的经济较快增长。 近年来,世界经济在失衡中保持较快增长的另一原因是“双循环”。一方面,为了实现赶超战略,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了积累外汇储备,亚洲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率,形成了主要是对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较高的资产收益率,为了保持储备资产安全(包括维持美元汇率稳定,避免储备资产损失),亚洲国家的资金又回流到美国市场,弥补了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6659亿美元,当年资本净流入为8218亿美元。这种“双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使世界经济保持了一种动态均衡。正是由于美国市场吸收了亚洲国家经常项目的顺差,亚洲国家资金回流弥补了美国经常项目账户的缺口,国际市场达到了一种动态均衡,因此世界经济也在失衡中保持了较快增长。 总之,由于引起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要解决由要素流动形成的失衡更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是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适应全球化趋势进行选择调整的结果,目前的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世界经济将在失衡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