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是反常的社会困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0: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唐钧 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同时,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
大学生就业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当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细分市场和消费层级时必然出现稀缺资源结构性缺失,而过剩资源闲置导致摩擦性失业。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其反常就在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大量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第一,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转型和改革的附属问题。近10年来每1%的经济增长创造出来的非农就业岗位仅为上世纪80年代的1/3;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投资、高增长”但“低就业”产业的产物。 第二,大学生就业难是教育体系问题的集中体现。就业越来越难与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发生矛盾,与培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和谐。同时,就业难又与培养模式的三大深层次矛盾交缠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矛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矛盾,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分歧。 第三,大学生就业难引出了大学生质量问题。优秀大学生的标准是高校表扬,是市场欢迎,还是社会认可?当这三重标准不能统一时,哪方标准具优先性? 第四,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大学生如何定性的问题。传统的观念里,上大学是“跳龙门”。随着大学生薪酬水平的每况愈下,大学生定性问题引出新思考:大学生是否属于人才,是否是普通劳动者,是否更适合基层就业? 第五,大学生就业难促使人口问题提前引爆。招生人数的增多必然导致四年后就业人数的增长。人口增长与岗位增多不成比例的矛盾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与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增多的矛盾加剧;“啃老族”人数不断扩张——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由父母供养。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反常的社会困境,主要症结在于内外两方面:高等教育体制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而就业市场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关联度低,培养模式“去职业化”倾向明显。政府习惯性地扮演起“全能型”角色承担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风险和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政府干预方式来应对;而救济类的“输血”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缺乏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服务于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高效运转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机制,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实践和指导机制等。 从根源上处置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困境,要从症结上内外兼修,政府和市场明确定位,形成良性互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要建立健全与就业市场对接的机制,指导思想是三大转变:从“输血”转为“造血”,从“象牙塔”转为“无围墙”,从“独木桥”转为“立交桥”。在明确高等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和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要强化与就业市场的关联机制。例如:信息对称(专业设置、能力培养、就业需求等信息对称),供需平衡(就业监控和预测,人才培养的市场前景分析),市场开放(规范化的职业市场,充分的就业信息),竞争机制(大学生就业的竞争,用人单位招人的竞争),质量保障(易进难出,规范化的认证体系,全方位的培养模式),风险投资(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完善),回炉机制(灵活的再充电和再培养的机制),风险共担(政府可结合商业保险等机制共担风险)等。 在明确大学生就业是市场问题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妥善做好“市场失灵”问题。例如:建设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完善教育部门与社会就业大系统的衔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功能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