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房地产调控·中国金融·人民币升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6:06 第一财经日报

  郭继丰

  关于房地产调控

  自“国六条”出台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细则,对各地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学者也对其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思考。

  金碚:房地产调控要堵更要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在《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认为,房地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政府调控的必然性毋庸置疑。但房地产市场不是统一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产品结构特征。如果只因为“一部分地区”出现泡沫,而采取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统一的调控政策,则可能产生许多复杂问题。

  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差别很大。而且,越是国际化的城市,

房价也就越高,京沪穗深这些城市商用房未来肯定要与国际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房价都能涨到这个水平。也不是说北京各类房价都会同国际接轨。以近邻日本为例,除东京和大阪,日本其他地区的房价基本上是与当地购买力相当的。总之,各地区、各类房地产市场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可以说根本不是同一种产品。

  调控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让更多人住得起房,而不是将房价的统计指标降下来,即调整温度而非温度计;应该是让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让中低收入阶层解决居住问题,而不是限制地产商的自主决策。是要让市场更活络,交易更方便,交易成本更低,而不是用限制交易增加交易费用的方式来实现房地产市场调控指标。如果用“堵”而不是“疏”的办法处理房价过高问题,其副作用是可能“误伤”很多人;另一方面也因为“堵”的政策增加了很多行政审核环节,也就增加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反而提高了普通消费者改善居住条件的难度。

  关于中国金融

  改革开放的中国已深度参与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金融的发展必然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全球视角看中国金融,存在什么风险?如何改革?

  孙涛:全球金融稳定与中国金融稳定息息相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孙涛博士在《银行家》(2006年第05期)发表《全球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稳定》一文,文章认为: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风险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融资结构、隐性财政赤字、资金价格的管制与放松、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溢出效应等方面。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良好,但其增长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利率上升、房地产泡沫破灭、债务质量恶化、国际经济失衡调整、油价高涨等因素都会引致金融市场波动和累积金融风险的爆发。全球金融稳定与中国金融稳定息息相关,全球金融风险不但是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外生变量,而且会通过商品、资金和技术的流动,渗透到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等内生变量的日常运转之中。这些外生和内生变量形成了全球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稳定间的八个关联渠道,包括储蓄投资渠道、贸易收支渠道、流动性渠道、房地产价格渠道、油价渠道、汇率和外汇储备渠道、资金流动渠道、利率渠道。

  Diana Farrell 等:中国金融转型不均衡。麦肯锡全球研究协会主任DianaFarrell等在《麦肯锡季刊》(2006年特刊)发表《金融系统改革将如何使中国受益》文章,认为更加有效的金融系统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文章认为:25年以来,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但这种转型在各领域并不均衡,也远未完成。中国的金融系统在吸收存款方面成效卓越,但在总体效率和资本配置上还要大幅提高。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被其引导进入国民经济中最具生产力的企业的国家储蓄的比例较小。最明显的结果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已投入1000多亿美元,未来还会再次投入如此多的资金来降低不良贷款水平。向诸多绩效不佳且主要为国家所有的企业随意放贷的一贯做法,让中国经济付出的代价远不止此,即便这些贷款没有变成坏账。从长期来看,通过促进经济更加公平合理地快速发展,加速转向完全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系统,将会缓解而不是加剧社会紧张。

  关于人民币升值

  6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再次“破8”,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人民币如何升值?这些问题仍是学者们强烈关注的对象。

  华民:人民币升值以来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华民,在《上海证券报》发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一文。文章认为,自人民币升值以来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出来:贸易顺差因为实际汇率贬值而继续增加;由于名义汇率没有调整到位,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进一步自我强化,激励更多的短期套汇资金流入,使中国突然间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随着外汇储备的剧增,特别是短期套汇资金的流入,资产价格开始出现迅速上涨的势头,无论是股票价格还是房地产价格,即使在严厉的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还是不以宏观调控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上扬着。资产价格上涨,从短期来看,有可能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从长期来看则有可能产生经济泡沫。

  赵志君:以市场化纠正人民币错位。中国社科院欠发达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志君发表《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的可承受力有多大?》一文,文章认为,对中国政府来说,在确切知道一个重估方案的影响之前,很难采取任何行动。尤其是在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国有银行重组、资本市场改革和加入WTO后削减关税等种种问题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对人民币的投机性攻击,从而引起经济混乱。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打击出口、鼓励进口,从而使贸易顺差下降,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另一方面,假若升值过程是渐进的,则会产生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外资流入增加,这对经济会产生扩张效应。两种效应相抵,总的效应是不确定的,但是,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微弱的通货膨胀效应,而对外国产生

通货紧缩效应。纠正人民币错位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市场化,即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体制,同时将投机性操作控制在最低限度,让市场探索均衡汇率水平的位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