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对一个社会来说 慈善精神的培育与成长何等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 11:52 新京报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有言:“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可耻。”显然,这种慈善精神在比尔·盖茨身上有所体现。

  6月15日,比尔·盖茨宣布自己将在今后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卫生及教育等领域的慈善事业上。盖茨当天发表声明称,淡出微软日常事务对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他对慈善事业有着同样的热情,并认为这也是十分重要和具有挑战
性的事业。而此前,在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盖茨宣布将“捐出所有个人财产”,数百亿美元巨额财富将捐献给社会。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6年的估计,盖茨的个人净资产接近500亿美元。报道说,退位后的盖茨将致力于慈善事业,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已经为慈善事业捐出了250多亿美元,这些钱用于研究

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显然,华尔街并不认为盖茨的离任会降低微软公司的竞争力。微软公司
股票
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涨了0.87%,达到每股22.07美元。个中意蕴,耐人寻味。

  应该说,这种慈善精神不仅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更体现了自组织生活的人类自我保卫的本能。如托克维尔谈到美国的民主的局限性时所说,如果美国没有那么多公益性

维权组织和各种慈善机构,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早被利益和资本的疯狂追逐击垮。由此可见,对一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慈善精神的培育与成长是何等重要。

  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不可否认,任何人的成功都源于社会交往,受益于社会交往。一个人获得所谓“成功”、“富有”或“荣誉”,归根到底都是来自社会的奖赏,而不全是借自己的天赋、勤奋与好运气。在此意义上,任何社会成功人士,都有回报社会、保卫社会的义务。这既是对自己生活的感恩,也是对社会的报偿、对自己的护卫。

  一旦失去社会的母体,富有者会因此贫穷,健壮者会因此无力。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扶危助困的慈善传统,“达则兼济天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即是明证。事实上,透过“慈”、“善”二字,我们更可领悟国人“慈善精神”的流变。

  “慈”侧重于纵向伦理,如“父慈”、“慈爱”,而“善”则侧重一种横向关系,如“友善”。前者面向家族或宗族,而后者则面向整个社会。应该说,由“慈”而“善”,由“家族”而“社会”,其所要见证的正是中国社会的开放史与中国“慈善精神”的成长史。如盖茨所说,富人不过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他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式使用它,而不应局限于自己的骨肉至亲。

  2006年胡润中国慈善榜上,余彭年、李嘉诚等企业家的慷慨捐赠令人感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对商界领袖,还是对普通民众,慈善精神的培育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我们既要加强传统的继承、慈善文化的熏陶,更要加强慈善运行机制的建设。

  毋庸讳言,在转型期的中国,财富的分配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倾斜,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富人有责任以慈善的方式,为缩减贫富差距有所作为。任何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不可逃避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的责任。而慈善与捐赠既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抚慰时代心灵、弥合族群伤痕、促进社会进步的良药。

  如盖茨在声明中所表示,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巨大责任。“现在是把这些资源回报社会的时候了,而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是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当说,所有受益于时代者,都有义务回报社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