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试点将近收尾 增值税转型改革陷入两难境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 09:40 财经时报

  杨纯

  是选择中部地区继续试点?还是一步到位在全国铺开?“税改重头戏”之一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仍然没有敲定下一个步骤。

  6月13日,《财经时报》从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司获得上述消息。

  到今年7月,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的改革,在东北三省一市的试点将两年期满,但全国铺开的时间表仍未拟定。

  税务总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国务院不久前下达的支持中部崛起的文件要求,他们正在研究增值税转型的中部试点方案。但转型到底是在中部再试点,还是直接在全国范围铺开,存在不同看法。

  “我们希望全国推开,而财政部则倾向于在中部继续进行试点。”

  该人士说,两种方案目前都在完善和研讨,最终选择哪一个方案,“要等领导拍板”。

  担心财政减收

  2004年7月在东北三省一市(黑、吉、辽三省及大连市)8行业进行的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实行增量抵扣,范围仅限于机器设备。即新增机器设备投资应缴纳的增值税,可以从企业年度应纳税额实现的增长中,享受抵扣优惠。

  数据显示,东北的试点,实际造成了该地区每年40亿元左右的财政减收,并且在销项税额确定的情况下,进项税额扣得越多,政府税收就越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安体富预测,由于东北地区的GDP、工业增加值和投资规模,大致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所以如果参照东北试点在全国推开,并仍限于在八个行业进行增量抵扣,则税收减少约为400亿~500亿元;倘若在全国全行业铺开,并将抵扣范围扩大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则至少减收700亿元。

  税收减少无疑是全面推行面临的最大压力。数据显示:2005年度,中国国内增值税收入10710亿元,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4166亿元,分别占税收总收入的34.7%和13.5%,是中国税收的“顶梁柱”。

  “尽管去年有5000亿左右的税收增量,700亿元的减收基本可以承受,但本年度的财政预算已经编制完毕,此时在全国铺开,压力确实很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倪红日说。

  助推投资过热

  对于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开的另一个担忧,是可能助推当前的投资过热。增值税增量抵扣,实质上是对设备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业界由此担心,此时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可能会对当前的投资过热产生一定的推动效应。

  “如果只在中部进一步试点,一方面可缓解财政减收的压力,也可避免出现投资过热。”财政部一位官员表示。

  相对于东部来说,中部地区经济规模不大,增值税转型试点可能带来的税收减少影响较小。且中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资本构成方面与东北相似,“无论是改革经验的对接,还是运用税收杠杆促进中部产业升级,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税务总局担心的是,推行区域试点,会导致抵扣链条的复杂和混乱,造成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的人为扭曲。即便是在试点地区,一些企业集团的下属企业,有的享受抵扣,有的不享受抵扣,“各种形式的避税、骗税行为一旦滋生,将使税收征管难度增加”。

  在社科院财贸所专家张斌看来,增值税是“中性税”,不应该作为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应该尽量减少各地区的差距。若鼓励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等所得税优惠政策。“人为设置产业、区域差异,势必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地方试点冲动

  但实际上,基于可能继续试点的预期,各地申请试点的冲动强烈。财政部科研所一位专家透露,今年以来,财政部已经收到不少地方的“或温和或激烈的试点申请”,“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有”。

  上海市财政局的一位官员则透露,上海也希望能成为“试点”。去年上海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2.55亿元,其中三成左右为机器设备投资。据记者了解,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也均希望能够成为“第二个东北”。

  专家担心,如果东部地区的企业,预期相当长时间内无法享受“抵扣优惠”,大量企业可能会迁往东北或中西部地区,造成人为的“产业空心化”;同时,如果转型改革迟迟不在全国推开,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的投资决策,造成人为的经济波动。

  去年底,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就被东北的“消费型增值税”优惠政策所吸引,通过参与重组原金杯通用公司,在沈阳投资1.43亿元建设了别克商务车生产线。企业解释称:“东北增值税设备能抵扣,上海不能抵扣,当然到东北投资比较划算。”

  另外,由于增值税是共享税(地方25%,中央75%),广东、浙江的一些地方,实际已经在进行所谓的“地方自费转型”——将地方财政部分(25%)用于对企业进行补贴。

  受累两税合并

  实际上,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一直有一个比较巧妙、贴近中国现实的改革思路,就是把企业所得税改革(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和增值税改革合在一起,一并推出。

  因为增值税的转型,其实是增值税税基的缩减,也是给企业减负的改革。按照社科院财税专家高培勇的看法,如果能够把增值税的减负效应,和企业所得税合并时外资企业的增负效应捆绑在一起,增减效应互抵,则两个税种改革的阻力,都有可能大大弱化。

  但现实是,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等与不等之间,做着艰难抉择。

  如果不等企业所得税改革,选择单兵突进。则失掉了利用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平衡税负效应的良好机遇,今后所得税内外合并难度将会更大,甚至可能因此无限制地拖延下去。

  如果继续等待,那么从目前所得税改革进程来看,最快要到2008年。这就意味着增值税在东北转型的试点,还要再继续一年半时间,这将可能是中国自1978年以来所进行的试点时间最长的一项改革。

  这一“捆绑”,也是增值税改革陷入两难的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