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加强央行独立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 04: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房价涨、油价涨、有色金属涨……针对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错位,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而央行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者,可以说动作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 随着建行、交行、中行成功股改上市,我国的银行金融体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相对过去,股改后的银行不仅要面对央行、银监会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而且更强的
就目前央行掌握的调控工具而言,较多的是体现在总量方面,结构性调控工具仍显偏弱。虽然此次惩罚性定向票据的发行显示出央行政策工具正在日渐多元、丰富,且快捷(不需国务院批准),但同时政策成本也不可忽视。实际上,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央行作为金融稳定维护者和最后贷款人已经通过注资、再贷款、票据发行等手段承担了数额巨大的金融系统性不良资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严格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之下使得不良资产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的不良资产被各类金融机构转移到央行,这样就造成:一方面央行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据相关统计,1995年至今央行再贷款累计1.4万亿元),一方面央行政策又受到不同环节、不同渠道的对冲,无形中削弱了央行政策独立性、主动性和时效性,甚至会出现央行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稳定职能之间的背离,即一方面金融系统局部由于流动性缺乏需要央行救助,一方面却是流动性充盈需要央行采取紧缩措施,由此央行陷入流动性的两难困境,最终造成央行政策空间实际上的缩小,工具组合可行性难度加大。 所以说时至今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央行的定位问题,而且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央行已有明确定位,“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理顺机制,来加强或重塑央行的独立性,决策层要加大力度,从体制建设和决策制定的诸多环节,确保央行的独立性,并不断加强,减轻央行本不应有的货币对冲压力,尽量规避央行与地方各级政府、各部委不必要的博弈摩擦和院外集团的游说影响;而央行自身在制定政策和组合工具时,考虑的因素也应更加丰富,在正确权衡商业银行双重约束的前提下,通过惩罚性手段的恐吓效果和道义劝告,积极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尽量做到有理、有利、有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尤其是信息共享方面,共同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树立社会责任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退出和保护机制,从而使金融稳定成为一种常态,一句话就是明确定位、理顺机制和制衡并重。 (张涛/北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