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财政增收过快将耗尽发展潜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4:24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吴向宏专栏

  据不久前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中,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对我国财政收入过快增长的形势表示了些许不安。1-4月份的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了1.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而财政部此前预测前4个月财政收入的增幅仅是14%。据报道,楼继伟说:“我们估计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在百分之八点多,物价上涨也就是1%-2%。”所以,连14%
这个数字,楼继伟都认为“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但现实情况是已达到22%。

  如果楼副部长仅仅是不安这么一小会儿,在我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不仅仅是楼副部长,整个中国高层决策机构都要充分认识到,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过快增长、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过高,将成为破坏

中国经济结构平衡的重要负面因素。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还富于民、藏富于社会,则中国经济的增长后劲终将萎缩。

  几年前我曾做了一个中美两国实际税负比较,结论是,在2002年,中央政府层次(在美国是联邦政府层次)可支配财政收入已经超过美国。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不但掌握了过多财力,而且这财力还片面向中央政府手里集中。可惜我人微言轻,盛世危言没有收到效果。大部分官员还沉浸在“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沾沾自喜中,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并不快。例如2002年,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还预测,要到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才能达到3万亿-3.5万亿元。在这毫无危机之感的氛围下,各政府部门依旧以“增收”为目标,竞相推出各种各样的新生税负名目,政府财政如脱缰野马,几乎是无节制地在与民争利。结果,在2005年,财政收入就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只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金人庆局长预计要8年达到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多人有“中国税负不高”的错觉呢?其实很简单:在计算世界发达国家的税收中,我们习惯于把

社会保险税等都包括进去;而在中国,养老、失业、工伤等政府保险基金的征缴收入,是不纳入税收计算的。如2005年,美国政府3.55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中,有8690亿美元是社会保险缴费收入。如果把这一块(以及国有资产经营等收入)抛去,2005年美国政府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为24843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19.9%;其中联邦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13451亿美元,占GDP的10.8%。

  而中国呢?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为31628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7.3%。其中中央政府财政收入17250亿元,占GDP为9.5%。从这个数字看,似乎我们仍然略低于美国,但不要忘记了,这是去年中国调整了GDP统计、使得GDP总量大幅度提高后的结果。如果按照调整前的GDP计算,中国的两个数字分别是20.2%和11.1%,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即使按照调整后的GDP计算,只要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还像目前这样大大快于GDP增长速度,不出两三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还是会超过美国的。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在于:中国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美国,大概只有后者的1/24。我们知道,理论上,越是收入低的人,应当越少缴税。因为他们在剔除食物、住房等必要支出后,剩下的钱已经不多。做个简单的算术吧:对全体美国人来说,食物开支大概占总收入的10%,住房开支大概占25%,就算再缴20%的税,还剩下45%的可支配收入;而全体中国人呢?食物开支我估算过要占20%,住房开支很多人要占到40%以上,再缴17%的税,就只剩下百分之十几的可支配收入了——我国的“政策专家”们总是抱怨居民消费“难以启动”,但居民们可以去消费的钱在哪里呢?而居民消费既然难以“启动”,中国经济就只能像过去几年那样,继续严重地依赖于投资拉动,继续冒着结构性失衡的危险。

  (作者系Manatt Jones国际咨询公司顾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