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油价还要接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02:10 中华工商时报 | |||||||||
□高初建 听说国内的油价还要上调,调至每升6元左右。虽然只是“听说”,但由于传说中的油价上调理由是“与国际接轨”,不能不让人半信半疑,甚至是宁信其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与国际接轨”成了很时尚、很冠冕堂皇的概念。平心而论,当
譬如说,油价是否“与国际接轨”这一命题,就是一道多选题,应该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国际油价的成本构成,除了原油价格的影响之外,它的加工成本是多少?它是否附加了燃油税?那么,我们的加工水平如何,有没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我们在照缴养路费、过路费等等费用的情况下,在零售价格上“接轨”,显然不合理。其次,必须分析油品的质量。商品按质论价,燃油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成品油与国际成品油的质量存在差距,却要在价格上“接轨”,显然也不合理。 何况,“国际”的概念也未免笼统,我们该与哪个“国际”接轨?是美国?是欧洲?还是委内瑞拉或沙特?假如这些概念不搞清,相关的关系理不顺,仅仅从价格上向人家看齐,“接轨”就会失之于简单和草率。 用简单、草率的方式去处理一个本应很慎重对待的问题,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缺乏学习,信息掌握不充分,决策不科学,总之是“情况不明决心大”,犯了官僚主义。还有一种则是以表面的“无知”,掩饰实际的“无能”。这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 事实上,国际油价的变动因素非常复杂。比如,最近一周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导致油价下跌的因素一是在中俄英法德的斡旋下,美国、伊朗对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表现出积极态度,波斯湾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二是扎卡维被击毙,“恐怖主义”活动遭到重创。三是俄罗斯公开承诺,尽最大力量保持国际石油供应的稳定。四是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新一场飓风不会影响墨西哥湾的石油生产。 本来,这些国际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是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及时拿出对策,以保证准确“接轨”的。可惜,这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对策我们不清楚,我们只是听说油价又要上调这类让人沮丧的传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