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张保庆的惊人之语离制度反省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11:49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据《扬子晚报》6月13日报道,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素以敢言著称,从副部长职位退下来之后,依然时有惊人之语。6月12日,现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的他再次炮轰现行的中国教育发展模式: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发展教育只能靠政府花钱,不能按市场经济来办教育。

  张保庆类似的论点我们并不陌生,遗憾的是,虽然曾经身为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
已经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国教育存在市场化问题,并对教育市场化倾向带来的诸多恶果深恶痛绝,但中国的教育费用依然越来越高、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家贫而失学、市场化的影子也在中国教育界越来越浓,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反差。我们想问:张保庆的惊人之语离制度反省有多远?

  答案或许是令人失望的,至少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在前不久还为教育市场化倾向作过如此“精彩”的辩护:教育就像买衣服,有钱就买好的,没钱就买差的。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看似戏谑的辩护背后,更是“教育已经成为广大百姓致贫首因”的悲哀现状。在为张保庆喝彩的同时,人们也许更关心,政府在保障教育这个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方面已经作出或即将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或者说,“教育不能市场化”何时能够成为中国教育体制一以贯之的理念。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没有看到太多实质性的进展。比如说,屡受诟病的择校费愈演愈烈;比如说,各种教育乱收费依然多如牛毛;比如说,大学教育费用一年高过一年。

  理念的正确才能保证行为的正确,对关系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教育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当前中国教育在投入不足的理由下造成的种种乱象,已经让教育这个公共产品严重偏离了它应有的属性,让教育费用成为了很多家庭难以承受之重。如果政策制定者依然拿“投入不足、问题复杂”作为革新教育体制的借口,那么,“政府保障教育供给”将依然是一个在教育部和百姓的口水仗中摇摆不定镜花水月般的概念。

  目前国家已经确定了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实施进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是政府向保障教育产品供给迈出的一大步。我们希望,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反省的一个良好开端,我们更希望,管理者能够以此为起点,将“教育不能市场化”上升为制度上的共识,并拿出足够的诚意逐步解决学费高、乱收费等焦点问题。如此,张保庆的惊人之语才是点燃教育福音的引信。(苏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