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帕米萨诺:跨国公司过时 全球整合企业兴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萨姆·帕米萨诺

  似乎每个人对全球化都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但是关于跨国公司的深入思考却很少,虽然它被很多人看做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我们用“跨国公司”这个词,本身就显示我们对它的认识有多么陈旧。

  21世纪的新型商业模式事实上并不是“跨国公司”。新的组织形式,在IBM我们称之为“全球整合企业”(theglobally in te g ra te d e n te rp rise),在结构和运作上完全不同。很多与全球化相关的利益集团错误地把20世纪的跨国公司搬到21世纪来进行讨论,这种错误既在自由市场的鼓吹者中发生,也在全球化反对者中发生。

  让我们描述一下这个新生事物。在跨国公司模式中,公司在关键的市场中建立当地产能,而在全球基础上履行其他职能。这种做法是对保护主义和国家主义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兴起,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的一种反应。举例来说,美国的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GM)、福特(Ford)和IBM,均在欧洲和亚洲设厂,建立起本土化的员工体系,却把研发和产品设计留在母国。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全球整合企业改革其战略、管理和运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生产,并把价值带给顾客。由于共享的技术和共同的商业标准,而且得益于全球信息技术和通讯基础设施,这种做法目前已经成为可能。因为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允许企业将各种职能和业务分别对待,企业能够把它们进行分解,判断自身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得最好,而哪些方面适合交给合作方去做,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

  这些决策不是简单地剥离非核心业务,也不是劳动力套利(即把工作转移到工资较低的区域)。这些决策是积极地管理不同的业务、专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为企业开辟多种发展路径,让企业能够与合作者、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协作性的创新。

  这种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还包括服务创新。这种创新改变了商业流程的整合方式,改变了企业管理方式,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改变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并且改变了企业、社团和社会参与企业并从中获益的方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领导者均认识到创新对未来至关重要。当今,创新天生就是全球性的。

  我相信全球整合企业是一个更好、更能创造利润的商业活动组织方式,而且它能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举例来说,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整合到整个全球生产体系中,已经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产条件,而且在这些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当然,向全球整合企业模式转型也为社会各个部门的领导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让我举出其中的两点。

  第一,技能。很明显,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这从全球更多的人能够平等进入生产过程和市场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唯一的、最为重要的竞争领域,也是多数商业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将是确保拥有高价值的技能。国家和企业至少必须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如果他们想保持目前的地位。

  第二,信任。尽管产品生产和业务运营在多个国家的多个组织进行,但一个公司在管理、透明、机密、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标准都必须保持一致。我们需要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之间建立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建立信任的新方式。这意味着组织文化将发生巨大变化,多样化的企业和社会组成部分之间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及在管理复杂的市场时将需要新的标准。

  这些变化需要时间。但是取代全球一体化的另一种选择并不吸引人:把围绕全球化的问题放在一边不解决,问题只会更严重。人们最终可能会选举对贸易或劳动力实施严厉法规的政府上台,或许还是贸易保护主义很严重的政府。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会使极端国家主义、仇外情绪和反现代化的趋势加剧。

  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单靠企业或政府都很难解决。的确,所有的组织形式都必须走到一起。我相信,在改革医疗和教育、确保贸易和

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促进创新、培训和帮助无依靠的人、应对环境问题和传染性疾病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众多其他问题上,公共部门的领导者都会发现在商界能够找到自愿合作者。

  我相信,如果能够被正确理解,全球整合企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演员走上了世界舞台,希望各个领域的领导者都能开始认识到它的潜能,开启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可能性。(作者为IBM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文章首发于5、6月号《外交》杂志。王慧卿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