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中国历次资产泡沫均由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3:05 中国经营报

  作者:九鼎公关事务研究所 秋风 来源:中国经营报

  国内在管理经济时高度迷信行政权力,动不动就是六部委、九部委共同发文,接近于行政调控措施的窗口指导政策,用起来也乐此不疲。

  这种行政权力迷信有结果吗?市场已经给出了回答。产能过剩、房价飞涨,依然困扰
着整个经济。个中奥秘很简单:产能过剩本来就是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政策造成的,房价畸高本来就是地方政府人为制造土地供应紧张造成的,地方政府也是经济非理性繁荣的最大受益者。而行政调控要发挥效力,却必须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这样的政策执行架构,如果真的发挥效力,那才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

  不过,政府的逻辑有更令人惊异的地方:行政调控失败通常不会促使政府反思这种调控的内在缺陷。相反,基于行政权力迷信的心理定式,行政调控失灵倒给了行政部门出台更多、更严厉、对市场干涉更深入的行政调控措施的合理依据,就如同在药品市场,价格管制失灵只会导致发改委出台更多、更广泛的价格管制措施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中央银行再次显示了其令人不解的姿态。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货币政策目前不会马上有动作,还谈不上是否会再次加息的问题。他的理由是,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期,还需要耐心观察。

  说实在话,这是十分外行的话。如果政策效果已是路人皆知,还要你中央银行干什么?中央银行决策者的责任本来就是抢得市场之先机,抑制未来中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如果像现在这样,

房地产泡沫已经胀得鼓鼓的,中央银行还准备等着什么时候才采取措施?按照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此时采取措施,本来就已经晚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及多个市场发生的每一次资产泡沫,其始作俑者,毫无例外都是中央银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确实有十足的激励制造房地产非理性繁荣,因为它可从中得到政绩与税收之利。但是,若没有中央银行供应的充裕货币、没有商业银行大方的信贷政策,地方政府的如意算盘不可能变成现实。

  现在,面对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是短视而懒惰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一样,身处目前的政治环境,有一种强烈的、通常是过分的增长偏好,它的货币政策侧重于配合增长而不是维持稳定。因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常是单行道:扩张时易而收缩时难。就像现在,中央银行刚提高了一次利率,对市场根本没有什么影响,行长却已经担心该政策可能损害增长前景,立刻向市场发出不再加息的信息。这种懒惰姿态,加上行政调控措施内在的缺陷,注定了本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仍将难以奏效。

  可以确定一点:中央银行此后若不能以积极的姿态化解泡沫,则泡沫最终的破灭必将是猛烈而破坏性的。身在繁荣中的人们、包括中央银行当然都不愿相信这样的前景,但回顾一下几十年来

中国经济波动的历史,或许就不会相信,中央银行目前的过分谨慎是明智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